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中恨人有笑人无,这是人性。
收藏界,是最复杂的行业,复杂的根源在于其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也是对藏家专业知识的评判,更是对心性的考验。
image明永乐青花炉
鉴定到底是个什么学问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对文物鉴定仍采用目鉴形式,故鉴定学又称眼学。眼学是一门经验学,科学上可称之标型学。简单地解释就是当被鉴定物出现时,鉴定者马上在头脑调出库存资料比对;如没对应的资料马上进行下一轮类比,随后做出判断。器物学又称器物形态学、类型学、标型学。它是考古学研究所特有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所制造的各种器物特征,以识别一种文化的时代,同时还可以通过分类排比,摸索出它的发展演变规律,推断年代的早晚。
image真真假假,都敌不过人性的复杂
鉴定其实是经验学,需要鉴定者有大量的知识,随时调动,但任何人都不是全知全能的,无论鉴定结果如何,被质疑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鉴定无非有四种情况:真的看真、真的看假、假的看真、假的看假,我们来逐个分析。
第一,真的看真。这是鉴定中最好的结果,质疑的焦点无非集中在最后的估价上。把高价值的东西估低,以方便自己收藏,这种丑闻并不是没有出现过。
第二,真的看假。这是最不能出现的错误。对于所有的藏家而言,自己的藏品,上边凝集的是自己的投资期望、知识水平、甚至是艺术偏好。一旦被鉴定东西是假的,否定的就不仅仅是一件藏品。但是总所周知,在有些“娱乐”节目上,“专家”真的会看走眼的。
第三,假的看真。这是鉴定者的水品问题,这种看走眼,危害也极大,一般能成为鉴定者的人,大部分都是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一旦把假的看真了,就是对假东西的背书。对这种情况的质疑,一般是发生在更高眼力的人对鉴定结果提出了异议,虽然为数不多,但是的确存在。
第四,假的看假。这种情况,其实没有娱乐节目上表现的那么简单,背后有非常复杂的角逐。藏家拿东西去鉴定之前,对权威是认可的,但是一旦被判断是假的,就变的复杂了,有些人否定的是自己的藏品,而有一部分人,否定的却是自己之前所信赖的权威,这便是我之前提到的,一件藏品,背后附加的利益、眼力甚至是尊严,即便自己骗自己,都不能自己否定自己。
科学鉴定能代替标型学吗?
image汝瓷
笔者的答案是,短期内很难,基于两点因素。
第一,目前所公认的科学鉴定方法,都或多或少需要对藏品取样,这是不可逆的破坏,对于珍贵的藏品而言,代价太大了。
第二,用机器鉴定,只是把权威换了一种形成表现,难道就不会出现对机器的质疑吗?
到底该怎么收藏
好好学习,提升眼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