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考试了
家长们能不多关(lao)心(dao)几句吗
可是,有些家长不讲究与孩子沟通的方式
让多少关切变成伤害吗?
学生考前本就烦躁焦虑
家长在叮嘱孩子之前
一定要想,这句话应该这个时候吗
说了孩子会怎么想
下面是每一位家长都说过的反面教材,请避开这几句“叮嘱”:
1
“复习得怎么样了?有信心吗?”
提及率:★★★★★
伤害值:★★★★★
家长问这句话,就是期待听到“复习好了,这次能考好。”但是,孩子心里已经翻了无数个白眼,怎么会问出这么不专业的问题。
怎么定义“复习好了”?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况且,考试这种多种因素影响的群体测验本身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意外和随机性。家长这么问,让孩子难以回答,只能咽下一肚子话,说“不知道,就那样吧”。(这道题,无解)
就像,老板问你“这个项目能不能拿下?有多少把握?”,各位家长也会在心里解释N个不能回答此问题的理由,但是最后只能打个官腔。此时,大人们觉得老板是关心你,还是带给了你更大的压力……
这简直就是个死循环,你不懂孩子,孩子不理解你。所以,这个问题,千万别问。家长可以换个方式说“看了一天书了,休息一下,下午和妈妈去超市买点东西,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换换脑子,好吧,晚上效率更高。”
一定要肯定孩子的付出,不必在复习上多问,孩子都上初中了,自己会安排好的。家长要做的就是,缓解孩子的考前综合症。
NO.2
“没事,就算考不到年级××名,考个××名也行。”
提及率:★★★★★
伤害值:★★★★☆
看似家长给孩子减压,考不了前三,考个前五也不错了。家长的出发点都是害怕孩子给自己的压力过大,而且心里暗自为孩子制定的目标而感到骄傲。
鼓励孩子“降低目标”的话不应再考试前说,因为这句话中出现了2次“名次”,明明就很在意成绩,这句话表达的却是,没关系,别给自己那么大压力。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别去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参与者被要求不要去想象房间里面有一头“粉红色的大象”,但是没有人成功过——事实上,一旦这个印象被提出,就会不可抑制地出现在脑海中。
在意成绩的心理是无法用语言包裹的,你越让孩子降低预期,孩子越会在意,生怕前五名都没进怎么办!
也就是说,在考前,你越强调“不要怎样”,孩子很有可能“越会怎样”,比如你说“不要紧张”,其实恰恰会有“你现在紧张了”这样的暗示,很不利于孩子调整心态。
所有的紧张都来自“未知”,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达到目标而惶恐,给孩子减压“降低目标”是不够的,而是根本不能反复提醒目标。
最好和孩子聊聊孩子学习的心路历程。什么时候最想放弃,什么促使孩子认真复习等等。“忽略结果强调过程”、“不提未知鼓励成长”,才是最好的考前激励方式。
NO.3
“早让你看你不看,现在熬这么晚,赶紧睡觉吧。”
提及率:★★★★★
伤害值:★★★★
事实上,比起成绩,家长更重视孩子的健康。
家长担心孩子用眼过度,对眼睛不好,晚上学习,影响睡眠,第二天考试效率不高。
但是!孩子考前抱佛脚,无论多不满,都不要当下指出。孩子考了十多年的试了,会不会影响,只有他自己知道。孩子愿意在考前看的,也是看了就能掌握拿分的知识点。不然,也不会做无用功。
考前,家长要“以肯定代替否定”,积极的态度是值得表扬的。至于批评,放到考试之后。
NO.4
“东西都带齐了吗?”
提及率:★★★
伤害值:★★★
家长们往往都是在孩子快出门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提醒孩子考试用品带齐没有。考前切忌“一惊一乍”,孩子会因突如其来的这句话,站定,疑惑自己到底带齐没有。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
所以,家长可以自己提前检查一遍,或者前一天晚上询问。
这些都是减缓孩子考前压力的一些细节,当然,导致紧张最直接的因素还是不够自信,课堂知识没有完全掌握,更没有优秀的教师抽时间,单独给孩子传授学习方法。
就好比,上台演讲前,稿件早已提前准备好,演讲内容也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就算没有演讲稿也能赢得满堂彩,你还会紧张吗?
要想在考前充满自信,离不开日积月累。课堂上,对于部分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可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都会影响学生学习效率。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课程,现已全部同步上线,你可以在同步提分网上观看初中全部课程。想暂停暂停、想回看回看。
更重要的是,上课的老师是真正山大附中一线在职的教师。他们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掌握考试命题脉搏,只要你愿意学,提分不再是难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