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自由散漫的人,说目标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空谈。每当年初或者生日,总会信誓旦旦地立下许多宏愿,然后转眼一年过去,回头追溯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目标是兑现了的。
有时候很羡慕那些写下愿望清单,然后一个一个践行的人,对于他们而言,人生的路上都是一个个的小小里程碑,而没有目标的人,可能人生走到尽头的时候,会发现一辈子都浑浑噩噩,一无所成。
据说耶鲁大学做过一次跨度20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开始,研究人员问参与调查的学生,是否有目标,有目标的人是否将目标写在纸上。大部分人都说自己有目标,但能够将目标落在纸上的,却只有4%。20年后,他们发现,这4%的人成为了人生赢家,他们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剩下的96%的人的总和。很难说,写下目标与实现目标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神秘关联,但至少,写下来是一种仪式,比起空口白牙的许诺自然要慎重许多。因而写下来的目标,大部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当我们写下目标的时候,我们会考虑这个目标是否能够兑现,也会考虑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这个过程也会让我们订下的目标更为现实,而不是张口就“1个亿的小目标”。
7月,2018年下半年的开始,也正好要迎来生日,今年,我也想尝试着写下几个目标,并且努力兑现。
1.每个月至少读两本书
作为写作者,输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持续的输入,很容易就感觉自己被掏空。在碎片化阅读的今天,大部分阅读都在手机上完成,大脑中固然填充了诸多信息,但不少都是文字垃圾。不论在哪个时代,静下心来读书,读好书,都是自我修炼的最好途径。在过去的几年里,也买了不少书,但大部分都只是草草翻阅,有些甚至都没有撕开包装膜。
习惯了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忙,没时间,其实大量的时间都消磨在了无所事事当中。
每周个月读两本书,这不是一个很高的目标,不过我希望自己不仅仅能够读完,并且每本书都能够有输出,能够实现阅读的价值最大化,到不一定是发表或者过稿,而是觉得输出是阅读内化的必须过程。
也给自己列一个书单吧,今年内至少要看完这12本书:《文心》、《成为作家》、《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故事》、《自控力》、《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毛姆读书随笔》、《南方的诗学》、《温柔的路途》。
当然在这些之外,还能再看更多的书就更好了。
2.坚持每天写作1000字
每天坚持写作1000字,当然是指在工作之外,当然也不拘于1000字,事实上很多时候一旦写起来就刹不住车,一气呵成是相当痛快的事。
如果真的要算起来,每年我写下的字数,可能平均到每天是远远超过1000字的,不过希望从现在开始,写作变得更有仪式感,每天至少抽出固定的1-2个小时来写作,在这个固定的时段里,一切都要为写作让位。
因为是一个夜猫子,早晨写作这种事情,就不勉强自己了,把写作时段锁定在每天晚上9点-11点,希望能够像去健身房一样,形成雷打不动的习惯。
3.戒掉拖延症
一直都是一个拖延症晚期患者,不到deadline绝不开始行动。明明知道这样不好,却从来没有认真地去改变过。
开始行动其实比任何道理都要有效,而过去,自己总是花了太多时间去空想。
有一个点子就记下来,有一个梗就写下来,看到有用的素材就记下来,拿起书就开始读,提起笔都开始写……立刻行动是告别拖延症的不二法门,哪怕行动的结果并不完美,但总比不做要强。
4.死磕共读稿和讲书稿
这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文体,但也是有趣和有用的文体。写这类稿子,要求自己把一本书去皮剥肉,提取出骨架,这样的写作过程,要求自己跳出一个纯读者的视角,试着走进作者的大脑,思考作者行文的逻辑,不仅有助于对书的理解,对于自己的写作也是大有裨益。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一种很好变现的文体,在学习知识、丰富自己的同时还能获得经济上的收入,何乐而不为。
学习任何一种新文体都需要时间来打磨,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在未来的半年里,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摸到共读稿和讲书稿的门径。嗯,还是悄悄定一个小目标吧——签约一个平台。
5.去旅行
不管去哪里,也不管花几天的时间。过去的几年里,把太多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很少能够完全放松地走出去看看世界,净化内心。想找一个山清水秀,空气宜人的地方,安静地呆上几天。
写下目标,就是跟自己签了一个军令状,发布出来便等于公诸于众,倘使不能完成是要啪啪打脸的,这也算是一种倒逼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