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马上就要过年了,你看之前从我这里拿的2000块钱是不是先给我。
你有过跟同学追债的经历么?这不,今天找我的大学同寝室同学要钱,总感觉我这个要债的说起话来是低三下气的。
如果只看语气,是不是感觉欠钱的人是我一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欠钱的人比借钱的人就高出一等,甚至要账的时候总感觉自己是理亏的那一个。可“欠债还钱”这不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儿吗?
甚至有很多人都认为,大家都是朋友,张一次嘴跟你借钱,如果手头还算宽裕的话,不好意思不借。但一旦钱借出去了,那么朋友的情谊,可能大多数也就走到头了。
看到网上比比皆是的“情断”要债,真是觉得痛心不已。
最近两年朋友当中都流传着一句话,关系怎么样,要看你能不能借到钱。由此可以看出更多的人将“能否借钱”设定为了判断友情价值的一个标准。
小胖认为,朋友之情在于能否互相帮扶,虽然借钱也是互相帮扶的一种,但是如果不想让友情落为俗套,朋友之间尽量不要以利益或金钱来衡量。
能否接到钱,这难道不应该是一个人信誉积累的体现么?如果你在朋友当中都是信誉扫地,那想要借到钱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如果一定要用钱来衡量,小胖认为应该是主动还钱。
如果我跟别人借了钱,一定是最主动的那个。甚至我会告诉对方我的基本还钱计划,比如:我想要用多长时间,积攒到多少的金额还给你一次;亦或者在借钱的时候就明确,使用期限是多久,在期限之前全额归还。
这才应该是一个借钱人应有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