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他山之石——读书写作
为什么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一本笔记帮你打开正确的读书姿势

为什么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一本笔记帮你打开正确的读书姿势

作者: 阳光读书驿站 | 来源:发表于2018-04-19 10:16 被阅读85次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知识和智慧得到空前重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读书获得个人成长和进阶,收获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于是乎,更多的后来者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开始探索用读书来精进自我,实现身价的倍增。很多人在2018年的小目标里写下今年要读完50本、100本书,在朋友圈、微博里晒“读书成果”。可是,你想过没有,这样一味读下去就真的有效吗?那些读过的书,你还记得多少?你是否把书中的知识转化成了智慧?你可能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相信,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一定可以帮到找到读书的正确姿势。

作者奥野宣之,毕业于日本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在利用新闻出版经验进行网络与杂志专栏撰稿人的工作以外,他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在NHK 和TBS 电视台的节目中播出后引发了热烈反响。他的其他著作包括《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书的主要内容,那就是‍‍让笔记‍‍成为搭建人与书之间的桥梁,‍‍实现科学高效的‍‍选书、购书‍‍、读书‍‍和活用。‍‍

一、巧用购书清单‍‍拿回读书主动权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出版的新书约50万种,‍‍面对信息爆炸时代的海量信息,‍‍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筛选,‍‍避免陷入迷失,如何读你所爱,读你所需,是你在进行有效努力前必须解决的方向性问题。

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想读书却不知买什么书好,漫无目的的在书架前浏览,‍‍浪费了大把时间;热衷于‍‍网上的打折促销,‍‍囤来的书‍‍却没‍‍翻过几页;听朋友‍‍介绍一本书不错,‍‍可到了书店却忘记了书名;看到广告宣传语很抢眼,买来才发现并不是你的菜。如果你不幸全部中枪,‍‍就赶快来跟奥野宣之学学如何制作做一份属于你的购书清单吧。

购书清单可以用表格绘制,共有四栏:书名、作者、出版社、备注。在备注一栏你可以注明这本书的类型,‍‍比如,‍阅读型,‍‍沟通型、写作性。‍

                                                                                                             购书清单

有了前三条信息作为线索,你就可以轻松‍‍指名购买了。‍‍购书清单,让你更加关注于自己真正想读的书,‍‍从而看清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

‍我们可以在购书清单里‍‍及时的记录下‍‍朋友‍‍推荐的好书,‍‍杂志书评里‍‍提到的新书‍‍,最近感兴趣的作家,‍‍自己关注的主题等等。‍‍随时随地‍‍写下‍‍有关于书籍的‍‍信息‍‍,不错过任何一个‍‍邂逅好书的机会。‍‍我们也可以从生活中取材,挑选能解决生活工作中实际问题的好书。要把选书这一活动融入日常,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和对信息的敏感度,随时记下感兴趣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读书的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在选书时,‍‍不必再迷茫和纠结,大大提高选书购书的效率。

此外,奥野宣之还推荐了一种运用“枢纽书”来找到购书清单上的书的方法。所谓枢纽书,就是可以引领我们找到其他书的书,可以以此为起点引发连续阅读的过程。比如,很多入门书的最后会附上参考文献,你可以按图索骥,追根溯源作者的知识源头,从而了解到作者是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这种枢纽书常见于欧美系书籍的经典之作,日系书作者往往鲜有提及其创作的参考书目。

准备好了购书清单, 先在网上进行搜索,了解基本信息,有购买意向的,直接去书店确认实体书。若觉得不买也行,那么就将书名划掉,若决定果断入手,注明已买就可以了。

购书清单,使选书购书的过程变成了另一种模式,即搜集日常书籍信息——列出购书清单——在书店确认——购买。可以说,有了购书清单,选书购书少了一分盲目,多了一分理性;少了一分茫然,多了一分从容。

二、边读边想边记录,让笔记成为你的创作“百宝箱”

‍作为一名写作小白,我想许多‍‍写作初学者和我有过同样的困惑,‍‍那些文章写的非常好的人,他们的写作素材是从哪里搜集来的呢?‍‍他们又如何保持源源不断的旺盛的创作灵感呢?‍‍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就是‍‍大量的阅读‍‍,以‍‍输出倒逼输入。‍‍这时你或许又要问了,‍‍我也很努力啊,为什么我多读了那么多书却总是记不住?‍‍其实很多时候阻碍我们成长的,不是你是否努力,而是你是否会正确的努力,‍‍所以‍‍方法论显得尤为重要。‍‍奥野宣之创造的一元笔记读书法正是这种最简单、最有效的读书方法论,可以让你在读书方面从此事半功倍。

01‍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若想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就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那么,‍‍首先要想方设法降低门槛,‍‍让记笔记这件事简单易行、容易上手,‍‍就像《微习惯》这本书里所讲的,‍‍微习惯策略‍‍会帮你培养好习惯。所以我们不妨以“一句话笔记”开始,‍‍让读书成为一次看得见的体验,‍‍哪怕‍‍只有一句话,‍‍只要是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即使没什么写的,‍‍也要试着记录当时的内心所想,‍‍重要的不在于篇幅,‍‍而在于培养你记笔记的习惯。‍

‍02做笔记前的准备工作,‍‍三步筛选精华内容。

第一遍,‍‍通读,‍‍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第二遍,‍‍重读,‍‍把折角的几页重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者折起来;第三遍标记,‍‍再重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标记。‍

‍‍接下来用不同的划线方式,‍‍对标记的对象‍‍进行区分,‍‍普通直线:用于重要,‍‍客观上很重要‍‍的情况,‍;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的情况;圆圈‍‍:用来‍‍标记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

03“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由三项信息+两个要素构成

三项信息:

*写读书笔记的日期

*书名

*作者

两个要素:

*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

*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

葱鲔火锅是以葱和金枪鱼为材料烹制的日式特色料理,之所以命名“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就是因为摘抄和评论并存,正如大葱和鱼肉的关系。

摘抄部分前面用圆圈○标记,评论部分前面用星号 ☆标记。每次换行都要留一行空白,以便日后重读进行补充和修改。

摘抄的好处:‍第一,可以‍‍加深对书的记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写是最好的记忆方式,‍‍在书写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加深‍‍对一本书的印象。第二,可以加深理解。‍‍在摘抄中我们可以反复思考和揣摩作者字里行间埋藏‍‍的深意。‍‍

摘抄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摘抄‍‍最让自己心动的语句,‍‍既然笔记是记给自己的,‍‍一定要把主动权交付于内心,挑选那些最具共鸣的语句。‍

‍‍至于摘抄的方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选择,‍‍比如,整‍‍段摘抄自己喜欢的内容‍‍,‍‍‍‍‍也可以只摘抄那些‍‍让你‍‍动心的金句。如果内容过多‍‍可以简化为‍‍摘抄小标题,分条总结要点‍‍。‍

通过评论与作者进行隔空对话。在摘抄的过程中,想必作者的观点已经激发了你不少的感触,你也已经有了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那么,就请你真诚的面对自己,面对作者,想象此时他就在你的面前,保持内心的澄澈透明,记录下你的真实感受和感悟。不必在乎语言的多寡、优劣,把想说的话踏实的记录在笔记上,留下你最初的思考的点滴。

04剪报式读书笔记

相较于普通的读书笔记,奥野宣之发明的一元化笔记的另外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是“写下来”的笔记,还是“贴出来”的笔记,他将其称之为为“剪报式”读书笔记。你可以根据喜好和需求将书腰剪裁成合适的尺寸粘贴在笔记之内,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将书签、书里的信息卡片粘贴其中,当然,你也可以将一本书最具代表性的一页复印后粘贴在笔记里。报纸、杂志上读到的好文章、书评也可以自由剪贴。这样一本花了更多心思的笔记是不是可视性更强,更具吸引力呢?在这种剪裁粘贴之中,你会对笔记更加爱不释手。

                                                                              剪报式读书笔记

04 让一元化笔记成为你智慧的"百宝箱"

一元化笔记的五个要点:

1.可以书写任何内容

2.按时间顺序书写

3.附上日期

4.灵活运用速记或略记

5.可以粘贴

一元化笔记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可以将所有你想记录的内容统统记录在一本笔记之内,无需分类,只需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即可。你喜欢的、需要的、经历的、收藏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自由收录。也就是说一元化的笔记,形势和内容却是多元化的。内容多元化体现在:可以记录你的灵感、想法,读书笔记,购书清单,你今天的日程表,会议发言大纲、客户资料、销售数据等等。形式多元化体现在,你可以书写、也可以粘贴,按照剪报的方式来制作笔记。比如把书腰、书中的信息卡片、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杂志中的书评等等自由粘贴在笔记中,你也可以将工作中有用的图表复印下来粘贴在笔记中。总之,你要将工作生活学习中积累的智慧都收纳在这个笔记百宝箱内。让它成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助手。

三、重读读书笔记,让笔记和思想不断更新。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养成重读笔记的习惯,才能让笔记发挥最大的效用。伴随阅历的增长,见识的增加,对书和笔记中的内容的理解程度会不断加深,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在反复重读、反复咀嚼的过程中,你或许会体会到顿悟的感觉,那么,不要放任这些宝贵的思想火花从脑海中一闪而过,要及时地将新的感悟、想法记下来,对原有的笔记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要想方设法最大化利用好笔记,为这个思想宝库扩容,让你的读书体验为你提供取之不竭的创意源。

在重读笔记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地方记录新触发的心得,可以在笔记中粘贴便利贴来“增容”。一本笔记里有很多本书的读书笔记,为了快速找到想要参考的内容,你可以在扉页添加目录,来大大提高检索的效率。

如何依托笔记重温一本书呢?奥野宣之给出了好的建议:

想要简单回顾时一一重读读书笔记

想回忆起更多时一参考书中的重点段落

想从头开始看起时一一重读原书

通过反复重读笔记,思想得以不断发酵,你会发现自己的思考更有深度,这种成就感会指引你去不断重复读书——记笔记——重读笔记这一过程,通过这一有效的方式,你可以构建属于你的知识体系和思考的主场。

四、积极输出促进思想内化,实现学以致用。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只看不用,知识永远只写在书本上,而没有记在你的头脑子,转化为能力。读书如果离开了运用、实践,你的能力天花板永远不可能打破。

如何进行有效的输出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整理思维导图

你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一本书的框架结构、内在逻辑。因为导图的形式更直观简洁,这更便于你记住一本书的精髓。在整理导图时,你不必拘泥于书中原文,把你的收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提炼总结,更有助于你加深理解。

2、写书评、书单

关于读书,奥野宣之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如果把读书过程比喻成做菜,那么“购书清单”就是购买食材,“写读书笔记”就是洗菜切菜,“通过读书笔记进行思想输出”就是开火炒菜了。

如何像将加工好的食材烹制一盘佳肴一样,把笔记的创意和想法加工为成品呢?写书评无疑是一种最常见、最有效的输出方式。你可以将一本书的主要内容、重要的知识点、对你的启发,统统融汇在一篇书评之中。通过豆瓣、简书等平台进行发布,还可以和网友在线互动,从读者反馈中收获不一样的视角,发现和总结自己的不足。如果最近你正在进行主题阅读,千万别忘了把每一本书店的精华和看点简要总结成一篇书单分享给书友们哦!满满干货带来的收获感相信会为你积攒更多的人气。

在写书评方面,我报了土豆老师(鼹鼠的土豆)的饭团课程,土豆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导可以让学员少走弯路,建立信心,快速上手。大家可以通过报名类似的在线课程,系统学习书评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这是是建立个人品牌的一条有效路径。当然,写的好的话签约平台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

3、萃取知识晶体

这是我从古典老师那里得到的启示,学习了很多知识,如何过不将其进行提纯,那么就如同在家里堆了一堆矿石。如果将学到的东西进行提纯,就会形成有价值的知识晶体。比如通过对时间管理进行主题阅读和研究,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工具等,你就会逐渐构建你在这一领域的知识体系。

所以,从当下开始,停止无效努力吧!改变,从一本小小的一元化笔记开始。相信,那些你真正用心读过的书,写下的笔记,终有一天,会给你带来你想看到的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一本笔记帮你打开正确的读书姿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vi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