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早看到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消息:四川眉山一位13岁的少年投案自首,因生活琐事与母亲争吵后,杀死自己的36岁的母亲。
目前更多的案件细节,警方正在调查中,密切关注最后的调查结果。
看到一些媒体采访,孩子家的亲属,表示不能理解。因为平时孩子看起来,和母亲的关系是很不错的。
听说,春节前上山去给爸爸扫墓,这个孩子还由于恐惧不敢走在最前面,还小声的叮嘱妈妈小心脚下。
很难把这样一个听着还挺乖巧懂事的孩子,和杀人犯这个事实联系在一起呀。
尤其是这个家庭,目前的状况还比较特殊。孩子的父亲七年前癌症去世,家里面只有他和妈妈相依为命。
估计是为了儿子考虑的感受,也把培养和照顾孩子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大事,这位母亲放弃恋爱、放弃再婚。
这个三十六岁的女人,用如此巨大的牺牲,却换回了亲生儿子的绝情弑母,真让人心碎。哎,愿天堂没有眼泪。
02
酿成这样的悲剧,有外因也有内因。
外因,首先是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不容忽视。最近全国都在抵御疫情,各地都启动了公共安全应急预案,孩子们也都开启了在家上学的模式。
照理说,一家人在一个屋檐下,是人生中很难得的一段陪伴时光。
大多数像我这样工作多年的人,很难有机会有个像学生时代的长假了。
但也是因为疫情,我们才有这种几乎百年不遇的体验了。我身边的很多中学生家长,都说这是养孩子这么多年,第一次有机会这样亲密陪伴。
尤其是看到那么多因疫情突然离世的人们,感受到家人彼此间的理解和关爱都多了几分。
这当然是宅在家里,宅出的好成果。但我们也忽略了一点,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这样的亲密距离,让相爱的人更相爱,那么让有仇恨的人其实也因为距离增加了仇恨。
本来疫情对很多人来说,都属于一种集体性创伤了。连续多天不出门,让人心情低落。
这个时候,一个身心疲惫的妈妈,看着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不停的在眼前晃来晃去,肯定要忍不住吼叫。
青春期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叛逆,基本上会和父母对吼,想一想这种彼此看不惯对方的情绪,是不是家长一下子就会火冒三丈、无法自控?
我想起来前几天,手机服务商不停的发心理咨询热线的联系方式,给出的专业给出的专业心理援助人员,来自本市的精神卫生中心。
而且一连发了三遍,当时我还在想,这种连续发布的密集节奏,本来我没有感到紧张焦虑,感觉都要变得紧张焦虑了。
结果没几天,就看到了眉山这起恶性事件,突然觉得这样的心理帮助,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也许一些人确实就在情绪即将崩溃的边缘,也许一个电话沟通和疏导,都会挽救一个人、挽救一个家庭。
03
内因,比较复杂。没有更多的细节,不好评判。
只是,事情能发展到吵架夺命的程度,现场两人的情绪应该都是相当激烈的。
只是可惜了这个妈妈,付出了这么多,却似乎并没有得到孩子的感恩之情。
我想,至少在他弑母的那一瞬间,孩子眼中看到的人绝对不是一个母亲,大概是看到仇人的感觉,才会下如此狠手吧。
我不知道具体什么事情,能让两娘母爆发这么激烈的冲突?
但我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往往特别的脆弱,也特别的冲动,很多孩子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就会明显理智削弱,自控力丧失,甚至是“激情犯罪”。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能及时处理孩子的情绪,应该能以积极有效的干预,避免事态的恶化。
而生活里有些家长,平时在外面也未必那么的讲面子和尊严,可就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总端起家长的尊严和架子,有时哪怕是自己错了,也不会道歉,更不要说去安慰孩子。
一般来说,当孩子冲动无法自控时,必须有一个人现身,主动按下暂停键。
如果身边没有其他的人,只有家长和孩子,那么先冷静的人,一定要是家长。
简单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孩子的情绪处理。
一是假如面对孩子提出的过分要求,可以先跟孩子沟通,家长无法满足的具体难处,然后针对这个要求设置一些条件和选项,让这个要求变的不那么困难。
但这个改变的选项的过程,要由孩子掌握一定的主动权,最终由孩子做出让步才是有效的。
二是如果家长和孩子始终针对一个问题沟通未果,此时陷入了僵局,选择和孩子硬碰硬,冷战吗?这肯定不是智慧的做法。
三是冷静下来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个有困扰的问题,并从讨论过程中,理解和感受到孩子内心的需求,针对这个需求本身谈自己的解决建议,会让孩子产生,逐渐管控自己情绪问题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孩子的情绪需求和具体要求,分开来处理。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04
青春期最激烈的亲子冲突,很多也是和学业有关。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很多孩子在学习中,尤其是在提高成绩方面,会有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助”,这种感觉对于孩子自己来讲,也是非常绝望的。
这个时候,很多孩子就会把情绪转移到打游戏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娱乐方式上,在虚拟世界里,重新去找回自己心中的那种英雄存在感,也算是暂时调节自己郁闷的心情吧。
只是这个度一旦控制不好,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孩子难免会上瘾。
看着那么糟糕的学习成绩,家长们更会觉得孩子不懂事、不努力,尤其是一看到孩子打游戏,就觉得孩子是“彻底完了”,就会把很多的愤怒和情绪转移到孩子打游戏这件事上来。
这时候家长可能都忘记了,自己最生气的是孩子成绩不好也没有找到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
针对游戏本身来教育孩子,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服力和效果。
05
最后,我一定要提醒妈妈们,再忙再累也要善待自己,要让自己内心充盈着对生活的幸福感,而不是让自己心灵干枯到一表达出来,就让人觉得过得“苦大仇深”。
生活就是这样,只用抱怨和情绪,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妈妈们就算是再难,也要学会先斟满自己的杯子,一个懂得真正爱自己的人,才会懂得传递爱的能量。
我就有一个朋友,曾经和孩子的关系非常紧张。
后来我才知道,因为她丈夫的曾经的出轨,让她对爱情绝望,这种郁闷的心情,甚至影响到了她在公司里工作表现,事业上也没有什么发展。
后来她把全部的注意力,用在陪伴儿子学习上,可以说儿子会背的每一篇课文,她都会背。
可她总是在孩子面前抱怨丈夫有多让人寒心,总是对孩子说,只有你好,妈妈才会好。
就这样几年下来,孩子的成绩是还保持的不错。可是一到考大学的时候,坚决要去外地,明摆着告诉妈妈,自己太压抑了,想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
爱,有的时候是动力,但有的时候也是阻力。
亲爱的妈妈们,尽管时不时的有人间悲剧,但请一定相信人间依然值得。
孩子用心去爱过就好,一定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品”。
孩子,毕竟是独立的个体,他有他的世界和梦想,咱们还是努力别做他人生的绊脚石吧!
千万不要让爱,变成沉重的包袱,更不要变成绳索,紧紧的困住对方。
未来让孩子过的轻松一些吧,这不正是我们自己现在不停努力去构筑,自己完美精神世界的原因吗?
共勉。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14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