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曾写道: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但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月初,「冰花男孩」爆红网络,刷爆朋友圈。一时间,朋友圈里充满了正能量,充满了感动。
「冰花男孩」王福满图片中的小男孩叫王福满,今年8岁,和大多数我国西南地区的孩子一样,是一名留守儿童。因为1月8号是期末考试,加上天气放晴,所以他只穿了两件衣服独自去了学校,到学校经其他同学提醒,才知道自己的头发和眉毛全都结了一层小霜,脸蛋也冻得通红,让人心疼莫名。
冻伤的小手紧接着各大媒体纷纷攘攘的报道开来,各大头条也尽是类似于“你吃的苦将会照亮你未来的路”、“为努力的男孩加油”、“冰花男孩:王福满”...这样的标题充斥其间。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标题,这样的报道,无论如何我难以感动,难以释怀,就像吃了变质的食物,让人恶心。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赞美苦难,我们习惯了无数次的打击,我们习惯了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人硬生生地把心酸扭曲成正能量,我们习惯了这一切的不公平!那结果呢?历史永不止步的向前,我们紧盯着历史,却慢慢的变成了历史,总有一天我们要反思,要思考,赞美苦难之后呢?吃完了苦中苦,张三也许没有成为人上之人;朝为田舍郎的李四,也许一辈子都没有登上天子堂;电影「山河故人」里的梁子,当他背井离乡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我本能的认为他一定会飞黄腾达,青云直上,可实际上却草草收场。
所以苦难是不能被赞美的,如果可以,那是否人人都以苦难为乐呢?是否你我也同样愿意遭受苦难呢?当然不,因为没有人愿意遭受苦难,谁都想逃离,无关你我,无关老幼。赞美苦难只是让佼佼者过了口舌之瘾,让苦难者学会了意淫和妄想。
回到我自己,我出生在辽西地区的小山村里,中国南北冬季温差极大,北方寒冷,东北尤甚。小时候上学离家虽不远,但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几乎所有小朋友的手都会冻伤,而且学校是危房,生炉子也是每个同学从家里拿柴火,比起现在的孩子们,那时候我们怎么熬过来的呢!当然,现在和过去比本身并不客观。
那时候只知道顽皮淘气,除了对写作业和应用题充满了恐惧之外,我并不觉得寒冷让我们遭受了多大的苦难,贫穷也并没有让我们丧失对世界美好的想象。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回想过去,我依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种底层生活强加给我们的生活经验,让我直视生活的苦难与不幸,拥抱我所爱的一切。
「冰花男孩」的热点并未就此结束。
北京青年报 报道短短两周,小福满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各种机构蹭流量的辛勤帮助下,小福满和父亲以及姐姐,从云南鲁甸县老家来到了帝都,开启“圆梦之旅”。甚至还去高校进行了一次“专访”。
中国新闻网 报道 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小福满(小福满充满好奇的看着他们似懂非懂的听着他们语重心长的讲自己家里到底有多贫穷,多渴望来到北京)
开警车的小福满更让人愤怒的是「冰花男孩」热点逐渐演变成了冰花男孩事件。大概讲的是网友募集到的30万捐款最后王福满一家仅分得500元...然而官方很快出面洗白,然而回应并没有终结质疑,1月16日晚还上了热搜。
事件的真真假假我已无力吐槽。更多的是力不从心,于我而言这是很悲伤的事情。如果真的要说一句,那我想问:30万只留500元你有关方回应不能让穷人不劳而获以防止心态失衡,但是那么小的孩子你拉出来到处展览你们咋就不担心人家的心态呢?什么都关心,就是不关心当局者本身(陈迪)
《海上牧云记》有一句说道:当局者明知是戏却下不来台,旁观者心中暗笑却盼着登场。
熟知互联网新媒体伎俩的人都知道,「冰花男孩」这种事既有爱心,又有商业炒作热点(当然,蹭流量的嫌疑最大)何乐而不为?而我们也知道,热点总会消失,高潮终将退去,人们很快就会忙着追逐下一个热点,然而只能留下这个未谙世事的孩子独自消化这一朝成真而又一朝破灭的美梦。
这突如其来的小幸福包围着他,谁也说不清这力量来自何方,我们也无法确定明年会不会出现另一个「冰花女孩」、「冰花xx」。于是我们想到了教育公平?想到了留守儿童问题?想到了慈善的监管问题...
今天我只想表达:谁也不想过苦日子,请不要用高大上来粉饰生活的无奈与辛酸。停止赞美苦难,人人有责。
*关于作者:宁老斯,身高1.69米,有八块腹肌。即将毕业。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J见此良人 ,个人微信:南南(Emerson95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