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三的时候,学校敲钟老师每天下午放学后悠扬的笛声吸引了我。
于是买了一根笛子回家自学。
当时完全不懂五线谱,完全跟着感觉来。
自己会唱的歌,就根据笛子上每个孔对应的高低音吹出来。
每天做饭的时候,就坐在灶台旁边烧火边练习。
3个月之后,自己会唱的歌,基本上都能吹出来。

2,
高中一年级,学习文艺汇演上台表演了一次,只能算合格。
第一次上台,比较紧张,能完成我还是比较满意。
高二第二次上台,这次有感觉了,比第一次更好。
平时没事会在教室外面吹,还莫名有女同学来找我。
学生时期,会才艺或者球类运动好的男生,普遍受女生欢迎。
当时班上的文艺委员,误认为是吹笛人,还和其他班的女生发生过一些小插曲。
我是毕业后才知道。
高三的时候发现自己唱歌还不错,学校五一汇演上台去了。
唱了一首一剪梅,练习的时候唱的好好的,但台上的表演不太满意。
由于紧张,高音起不来,低音下不去,全程中音唱完。
这次的表演想念诗一样,念诗都有情感,我这次唱出了沙漠里找不到水的感觉,喉咙干涸。
终于在大一的时候,学校歌咏比赛,唱了一首“窗外”。
全年级都认识我了,都觉得这小子唱歌不错。
那时候模仿能力还比较强,声音还可以。
有点小小的成就感。

3,
上班之后,同事聚会,晚餐后都会去KTV嗨。
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唱歌有感情了,很享受这份自得其乐。
会模仿明星唱歌,也算是一个长处,朋友同事娱乐的时候秀一下。
2018年入驻全民K歌(入驻好像适合明星)。
几年没进KTV的我,又迷上了唱歌,当时还代理了屁颠虫的车载话筒。
想边唱歌边以微商的形式卖货。
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花好几个小时唱歌、和别人互动。
几个月积累了一千多粉丝。

4,
一年之后才发现,自己对音乐的热爱没有那么强烈,只是一时兴起玩了一段时间。
到现在也没怎么在全民k歌或者唱吧里面唱歌。
每天上下班喜欢听歌,这也只是个兴趣爱好而已。
有些兴趣,会因为工作或者生活的压力,变得越来越淡。
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而放弃的不一定是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感兴趣的东西,不需要坚持,每天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才能成生命的一部分,才能形成终生的影响。
比如每天的运动、学习等习惯。
2017年疯狂的看钓鱼视频和买各种渔具配件等。
大把的时间花在上面,一年后,工作业绩下滑。
才发现精力都被钓鱼这项娱乐占有了,而忽略了工作上的事情。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忽略的东西,随着时间的增加变得越来越陌生,想再拉回来,就更困难了。

5,
工作生活之余不能没有自己的兴趣,如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就会对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
适度就变得很重要。
比如有些人喜欢打麻将,每周有时间打几次娱乐麻将很正常,如果天天打,就沉迷了,可能会影响家庭生活。
比如有些人喜欢钓鱼,每天工作时候在想钓鱼,回家也想钓鱼,脑子里装的全是鱼的时候,可能会耽误领导或同事安排的事情、家人的叮嘱,最终也影响工作和生活。
因此,合理安排尤为重要,不能没有,也不能沉迷。
你以为的热爱可能是一时冲动。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看到明星唱歌好听,会幻想自己成为明星的场景;看到魔术师厉害,就想象自己成为魔术师的样子;看到朋友结婚感动的场景,就想象自己结婚也可能是这样。
生活中有太多的感动,有太多的崇拜,有太多的感恩,有太多的无奈.........
把工作当成娱乐,才能找到兴趣所在,在娱乐中工作,在工作中提升。
才有动力持续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