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难,这是老年人生活的一个困境。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理发”的环境、工艺、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词在年轻人中也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价格不菲的“美容美发”......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讲,理发的要求还如同当年一样,简单、淳朴但并不缺乏仪式。可是,如今能找到当年的那种理发馆已经非常困难了,所以“理发”就成了困扰老年人生活的一大难题。
美中不足
我来这个小区尽管只有半年多的时间,我感觉它是一个服务设施齐全、管理水平到位、安全、清静、卫生、整洁、适宜居住的现代化大型小区,有医院、学校(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各类少年儿童的专业培训基地)、老年公寓、活动中心及许多健身休闲场所。就在我住的这个小区二期内的一个小院中,有六栋二十几层的塔楼和三栋六层板楼,住着1000多住户,其中,七八十岁的老人有一百多位,他们多数是清华、北大等北京知名高校的退休教授,每天早上傍晚大家会出来在小区散步、做操、打拳、跳舞、闲聊、晒太阳......我和他们的资历虽然相差很大,但是同龄人之间还是容易谈得来,谈谈过去,说说现在,夸夸孩子,道道幸福......我们这些老人大都有非常孝顺的子女,养老生活过得丰富充实,生活规律,小区内有同行老朋友,心情舒畅,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很难找到适合老年人的理发场所,理发难让大家很苦恼~~
距离远的难够着
李教授今年82岁,他讲述了一段他的生活经历:七八十年代人们的收入少,生活水平低,理发这个行业却兴旺发达,因为投入小、成本低、见效快、操作简单,虽让不能发家致富,但养家糊口不成问题,所以理发馆星罗棋布在大街小巷,有国营的、有集体的、有个体的,大的有商业门面、小的有各种店铺、还有许多流动理发摊点、许多单位甚至都有理发室,理发非常方便。如今,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理发行业格局发生了改变,已经很难找到原有的理发馆了,取而代之的是装潢精美、价格昂贵、项目丰富的“美容美发”店,星星点点的坐落在年轻人聚集的商业区、高档写字楼附近了。离我们小区最近的美发中心,也需要走40分钟......人老腿先老,我们这般七八十岁的老人,一般腰腿都不是很好,40分钟的路拄着拐杖可以去,但回来就拉不动腿了,距离远难够着。
理发贵的难接受
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李教授对比了40年理发的价格变化。
四十年前,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斤大肉一块多钱,一斤面粉一毛多,而理发,包括洗剪吹修面,也就是一块多,一斤肉十斤面粉的价格;四十年后的今天,美容美发店洗剪吹168元,大肉十多元一斤,面粉一块多,相当于十斤大肉和100斤面粉的价格,价格上涨的幅度可见一斑。就我们全家而言,我们全家五口人(老伴、儿子、儿媳妇、孙子和我)一年的理发支出,相当于我们家一年水费、电费、暖气费、物业费的总和。我一个月理发一次,每次都占我养老金的1.5%,而占全市老年人人均养老金的5%左右,所以老年人总感到理发贵的让人难以接受。
理发完了气还不顺
何教授是个女教授,今年不到75岁,但由于风湿性关节炎也住上了拐棍。她说出了在做头发当中的一点亲身体会:我半年去做一次头发,但每次都感到味不正气不顺,感觉美发店的师傅并不欢迎老年顾客,老年人耳背他们要大嗓门喊话,老年人行动慢,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尤其离店时,美发师傅会对年轻人说“欢迎下次再来”,但对老年人会说“慢走,走好”...细琢磨,感觉对已故者说“一路走好”没啥区别,心中不是滋味......
银发工程遭夭折
王教授说,前几年小区内也出现了一处“银发工程”的理发店,老年人都非常高兴,奔走相告,这既体现了党对老年人的关怀,也使老年人对解决他们理发难抱有很大的希望,虽然只有一处,它也缓解了老年人理发难的困境;虽然门面小、师傅少,但老年人都愿意在此排队等候,等候时老朋友们可以聚聚,聊聊......但是,好景不长,开张只有几个月,因为盈利小而关门闭店。
老年人理发确实很难,但在这个高素质老人聚集的小区,老年人的并没有因此长发乱如麻,没有胡子拉碴...因为大家各有高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