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时间,一下子又过去了。
重读村上这部经典小说,原来不曾留意的细节,逐渐进入脑海。
一方面,大概是步入三十岁后,青春离自己远到一定的位置,再回头看,便会渐渐变得清晰。另一方面,大概是经历了一些事,懂得了失去之必然,苦痛乃常事,里面发生的一切,在你和我青春都发生过。
年轻时看挪威的森林,甚至听披头士的同名歌曲,只感到淡淡的哀伤。为直子的缠绵娇弱伤感,为渡边的孤独落寞伤感……为绿子的可爱率真以及阳光而欣慰。那时候,觉得绿子真是这个世界一缕阳光,照亮整本书所有慢慢滑向黑暗的人群。
可是十年后重读,这种感伤与日俱增,越发觉得绿子这样的女孩,是如此稀罕,甚至只存在与书中,更觉得难过。
昨夜,读到凌晨三四点,久久难入睡,做了很多的梦,梦见离开的人和事,梦见回来的泪和爱,梦见如书中初美给渡边那种心灵震颤。
“那是一种类似少年时期的憧憬……直欲燃烧的天真烂漫的憧憬,恰恰是我自身的一部分。”
不但是渡边恍然大悟,一时悲怆至极,几欲涕零,我重读这段,猛然想到自己所失去的,想到最近被抽离生命的某些重要的东西。一下子也悲从中来。醒来发现泫然泪过,茫然若失。
外面淅淅沥沥,原来是下起了大雨。
起来后,忽然想到离开蜗居之地,搭乘地铁看完最后的两章。
地铁人很多,一个位置也没有,大家脸上带着匆忙或麻木的神色……这些我也感到伤感,兀自沉浸在生死的虚空之中。于是我干脆下了地铁,钻进大型商场,在商场儿童游乐场区旁找了张凳子继续看下去。
直子最后自杀死去了。
这是个必然的结局,木月的死,直子姐姐的死,绿子父亲的死……死这种结局,我们迟早要面对,它是生的一部分。
看到这部分,商场内,促销面膜的舞台声音回响,身后卖奶茶和糕点的声音和气息在交织,楼下堆满蓝白小球的儿童乐园里孩子喧闹声。如何喧哗,仿佛也无法抵消这种死亡所带来的寂灭和幽暗。
我合上书,进电影院看了场《失业生》,是张国荣和陈百强的电影重映,电影院除我之外只有三个观众。而电影里三位主演,早已经不在人世,电影里,他们永远是十七岁的样子,甚至连胡子都才刚刚长,稚嫩得像死去的木月。
有些人永远留在那个年纪,就如有些爱也永远留在青春里。
看罢电影,不胜唏嘘。在商场外面的广场水池边就着半明半暗的灯光,抽着烟,看完了剩下的那部分,看得很慢很慢,路上各种各样的人在旁边嬉戏打闹,对对情侣耳语声,孩子玩水的欢笑声,吆喝宠物声,自行车铃铛声,孩子哭泣声,必胜客甜筒打折的欢快广告声,都稀薄下来。不知道为什么,在读着直子死后渡边放逐自己浪荡旅行这段,我周围的空气也变得陌生,也和他一样,和世界隔着一层膜,旁人听不见我,我也听不清旁人。
我又抽了几根烟,几乎呛到了自己。
“我现在在哪里,我不知道这里是哪里,这里究竟是哪里?目力所及,无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无数男男女女。我从哪里也不是的场所的正中,不断呼唤着绿子。”
这是文章最后一段话。
一拳又一拳打在我心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