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直在学习梁宁老师的课程:增长思维
一直在思考“人际容纳度”这个词。以下是梁宁老师用自己来举的例子。
“我曾经以为自己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不错的,因为看上去,我认识的人很多,大家对我都还挺好的。
我第一次发现自己与人建立关系有问题,是我创业的时候。当时融资不顺,我觉得可能干不下去了。
我和雷军讲了这个情况,雷军问我:你遇到这么大的困难,你有没有告诉你的合作伙伴?
我的反应是,这不能说啊。我要是告诉他们我搞不定,我就会失去尊重和信任。没有尊重和信任,我怎么领导团队?
雷军和我说了两句话,我琢磨了好久。
第一句他说:“如果你遇到了这么大的问题,却不能和你的伙伴分担,这说明你们之间不是真正的伙伴关系。”
第二句他说:“创业就是九九八十一难,不可能全靠一个人搞定。其实你现在的困难还不算大,你都不敢让他们分担,或者他们不愿意与你分担。那这样的伙伴或者团队是必然失败的,那是不是应该早散掉早踏实呢?”
我知道他说的很对。但问题是,我为什么不敢把我的困难跟我的伙伴说呢?
再想一步,我遇到困难,我会和我的父母说吗?肯定不会。
为什么?这就要回到咱们上个模块谈的模式。我们说了,一个人是被他的生存处境塑造的。你要理解一个人,你需要看到他的生存处境,看到他的生存模式。
一个人的优点,或者弱点,其实都是在某种生存模式的不断循环中,被强化和固化的。
我创业之前的生存模式其实就是通过让别人看到我优秀,从而拥有一切。
比如说,我认为父母喜欢我,是因为我学习成绩好,领导给我机会,是因为我工作能力强,别人跟我交朋友,是因为我优秀。
相反,如果我告诉父母我做不到,我父母就会很难过,跟我说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做到,你一定也可以。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有了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如果我说我不行,其实也得不到帮助,还让自己更难受,还不如不说。
甚至更糟糕的是,如果这个问题,我后来能解决,但因为我跟别人说了,别人就能当个话柄长期来说我。
所以遇到问题,一定不能告诉父母,一定不能告诉朋友,一定要掩盖困境,自己想办法搞定。如果实在不行,最坏的结果已经出现了,那到时候再说。”
看到这段话时,我想到了我的父母和姐姐。
其实在北京已经飘了6年的我一直没有过得很好,我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事实上,自从我上小学开始就有很多的问题但是一直都未从和家人谈起过。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不太好。当同桌小毛考上县城里面最好的小学时,我很难过。
当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校分班了。而我分在了一个普通的班级里面,那个时候的我成绩中等。
其实,一直以来在小学我一直都被和姐姐比成绩。一直活在姐姐的阴影下。
当我初中的时候,姐姐做了一个决定出去打工。放弃上高中,而我可以顺利的上初中。在初中,很多的老师都认识我的姐姐,因为成绩太优秀了。
而我也在姐姐的光环下,老师们对我很好,知道了我的家庭困难,各种补助都是老师帮我申请的。那种被别人照顾的感觉,让我很少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一直的对比中,我内心接受了自己的不优秀。
我小的时候很调皮,经常一个人干坏事。偷过邻居家的鸡蛋,地里的菜,水果……
也曾忐忑的把姐姐的钱偷偷的买零食吃了,也曾怕父母发现曾经好几天不敢回家。就偷偷的睡在了玉米杆堆成的像座山一样的包里。
自己不开心,不想干活就借口出去。其实就在家附近的一颗梨树上荡秋千,当然秋千是自己搭的。
初中因为成绩不是很好,所以经常暗自努力。我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心很大”。做计划的时候经常觉得自己可以做很多。比如复习就会把想复习的都带上,结果就是自己就复习了一点点。
所以,班里很多同学就说“她呀,太会装了!起那么早,晚上复习那么多。结果成绩还不是那样,努力给谁看呀!”
考上高中,多亏了体育分。在初三的时候我被分到了所谓“重点班”,不知道老师怎么考虑的。因为算总分什么的一点都轮不到我,况且我也不是少数民族没有加分。每次考试都是班级里面垫底的那个。默默地一个人坐在最后一排,做个独行侠,自我放弃是个常态。
很奇怪的是,我确是那一次考进高中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不得不说,老天厚待我。
高中,是我颓废和自我放弃的高峰期。跟不上高中的学习进度,上课总打瞌睡。到了高中,学习好的学生一大波。加上没有老师的帮助,高一高二的学习我都是勉强跟上的,生活也是比较艰难的。
我就像蚕蛹一般,虽然有着可以变成美丽的蝴蝶的条件。因为那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更有改变命运的渴望”。只是,在我的意识里,这些都是不存在的。我也想呀,但也只是想想而已。
我读高中的目的:顺利的毕业就可以了。
就连我上述这些种种的想法,我都从来没有与父母和姐姐谈过。
我的转折点在高二的下学期。
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道:“你的成绩自己知道哈,考上大学的可能性很小。我给你的建议是你可以选择一个专业,考一个专业学校以后可以早点出来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你回去考虑一下,再回答我”
我当时很气愤,因为我的成绩还不算太糟糕。中等水平,可我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说我没有希望,怕我影响她的升学率吗?
其实事后再来看看这件事,就可以判断出我的现在有很多当时的影子。容易放弃,自我否定,经常消极自卑,还总是在自知之明的同时非要争一把,总以为自己可以不一样。有点自命不凡的味道,总想要去够一够。或许正是这样子的一口气,让我撑到了现在。
我很少去主动要过,追求过一些什么东西。有点无欲无求的佛系味道。
其实我的潜意识总是希望自己可以不一样的。
有的时候,不去沟通的原因是因为:没办法说,说了怕对方担心。
有一件事情,改变了我对家人的看法。
我的父母是个不太擅长沟通的人,也知道很多东西自己无能为力。基于这样的认知,我其实很少和父母沟通。每次回家在家里呆的时间都不多,也没有听说父母希望我多陪陪他们这样的话。总认为自己对父母来说,或者父母对我来说亲情这种依赖一直没有过。
就像经常发生的一件事情,春节回家过年。你回来也好,不回来也罢,好像都是一样的。
记得有一年过完年要回到北京,那一年我辞职之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爸爸竟然主动问我:有没有钱买车票,没有的话我给你拿点钱?
我当时就愣住了,天哪!十多年了爸爸从来没有关心过我的老爸,竟然主动会问问我。当时,我是很激动的。也就在那个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很需要父母的关爱。哪怕只是关心的问候一下,反过来父母也希望自己这样吧。
2017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我开始学习了,有目标有希望。姐姐很小就出去打工了,我们的沟通寥寥无几,而且都是肤浅的沟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谈话。
只是,当我把自己的一些计划,一些想法不断地和姐姐说的时候,仿佛自己的能量增长了双倍。仿佛我的追求有了很多的意义,关键是姐姐是我最亲的人哪!
以及后来发生种种的事情都有和姐姐沟通过,甚至哭过。
当梁宁老师说道下面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是很想哭的。
谈谈近期的感悟对应到自己心里其实也是很想成为孙悟空,不断地有强大的实力。
但真实的情况:我是八戒和沙僧的结合体。老老实实的干几天活,就会想要放松一下,这种日子久了又会想要给自己一个狠劲试图变成孙悟空。
就连我现在的状态也是这样,我不是有钱人却想干有钱人干的事情。
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连一个支持的人都没有。真的,一个人都没有。
好不容易可以干了,却发现自己跟随的这一波人很Low 。我却没有发现,其实我也只是个普通人,在别人眼里你也不过如此。自己看不上的行为,在别人那里却做的风生水起。
普通人,平常心。
人际容纳度,把自己作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大家会遇到的问题,你也会遇到。有些问题不会因为你说了就会失去什么。
成人,意味着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既然是人,总是要经历过九九八十一难的。肉身也好,内心也罢。
撕开伤口,才能更快愈合,才能不害怕受伤。
2019.10.28 13:31 广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