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听过一句话:要毁掉一个孩子,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给他一部手机。表面听这句话不怎么正能量,老想害人那种感觉,但事实上话里有个很大的成长哲学问题在里面:你的时间花去哪里?你到底想干嘛?

李笑来老师说你要在哪里得到成长,你的时间就要花去哪里,相反你的时间花去哪里你就在哪里得到成长。前提是你所花的时间要专注,要持之以恒的去做一样事情,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刻意练习,当一个人做一样事情全神专注、间接性重复、并不断的修正自己,往一个方向就不断成长迭代超过1万个小时以上的时候,他就是在做刻意练习,他就会有成长,就成为这个行业里面的佼佼者。
《认知觉醒》周岭老师说,持之以恒去做对一件事情,他一定会取得成功。人的时间非常的有限,像我们中年大叔,活到这把年纪,想起我们从小到现在一路懵懵懂懂,社会现象眼花缭乱,幻象四处丛生,内心并没有安静过,并没有看清楚自己到底要想干嘛?

回想起以曾经的工作经历,确认从来就没有不努力过、从来没有服输过、也从来没有害怕过哪些困难、向谁低过头。但是最终生活工作一直在永无达成目标路上, 更无所谓成功结果回报。后来用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放宽了自己,心里也释然多了。
问一下自己,你到底想干嘛?和哲学三问第三问:你要往哪里去一样。人生开始时要追求大富大贵,过段时间要追求生活保障,过段时间想追求自我的精神内心的安稳,这个就是自我人生迭代过程吧?当往外求求不到的时候往内求就得安心,它是否属一种佛学概念或理想与现实结合回归内外一致说法。

中年大叔会想到一个问题,过往的那些经历给自己反思些什么?生命将至那时想留下些什么?让生活深刻更多的是去体验什么?未来自己将走向哪里?一句话:我的人生还到底想干嘛?
意识到中年大叔的时间非常宝贵,天天过去,年年过去,生命之花就会逐渐的凋谢,虽然知道花开花落是自然和天命的反应,只能让花色花香更加有影响,更加让人回味。
一个故事的启发:海边村子里面有一对包兄弟,你会商人,又会是渔夫,商人兄弟对渔夫兄弟说:我们每天需努力打鱼,然后才可以买大船,买了大船了之后才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去打鱼,打更多鱼后才能够回归田园过休闲自得的生活。渔夫兄弟对商人兄弟说:我现在过的就是这种生活。也许很多人说:这人逻辑对,那不用拼搏了,做来做去还不是要回归到最想要的田园生活吗?有了钱还不是需要回归农村,归到田园生活。

其实不然,当商人凯旋而归的时候,他可以选择田园生活,还可以选择城市生活,更可以选择他另外想要的其它生活,他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另外最重要的还是他的人生宽度广度和深度都已是远远不一样的了,他经历有成功有失败,有从困难破茧而出的那一份体验。他来过这个世界,他见过那么多的场景,经历过那么丰富的心路。
中年大叔对于这样的事情考虑的更多,只是回头看而已,因为时间的关系他不能像刚在学校毕业的那一种蠢蠢欲动,不能不知天高地厚,不能再用时间去经历一切,

经历了那么多还没有真正做的一件事,去年到今年来我一直在反思、比对,事情既然是要做对,也是要发自内心的愿意去做,更须是利众,造福社会,那阅读就是一项包括以上所有优点的事。持续的高效阅读就会不断的吸收更加智慧的思想,传播更有影响力的自己。相信它最终必会形成一种永久的价值,利己、利他、利社会。
坚持高效能阅读,这一定是一件很对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