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承“认真”

传承“认真”

作者: 遇见苏小州 | 来源:发表于2015-12-25 00:01 被阅读22次

    每周四的梅子时间,或许是内心最为平静的时刻,坐在孔子像前,手握毛笔字,抄写《论语》,仿佛把浮躁的心境带回两千多年前儒家的学习境地。

    当我第一次加入梅子老师的画信课程时,颇为不解的是,本以为是一个儒家报告或是论坛,为何每个人都在用毛笔在抄写《论语》呢,更为不解的是,一眼望去,老少皆有,老者约六十花甲,年幼的也不过六七岁。引我落座的正是梅子老师,已有许多年未触毛笔的我,全凭任性、感觉在写,一笔一划,挥洒不一,看着其他人整齐工整的抄写,颇有无颜以对的尴尬。

    后来得知那两位年龄最小的小孩分别是东升和六六,二人名字一听便能记住,好一个“旭日东升”和“六六大顺”,玩起来更像是一对青梅竹马的好兄妹。

    带他们两参加梅子时间的,分别是东升妈妈和六六奶奶,六六奶奶戴着一副下垂的老花镜,走路略为不便,然而基本每期都能看着她带着孙女来。

    不管艳阳天,还是阴雨绵绵,参加梅子时间的人总有十来个,有时更多,每期梅子老师都会安排一个人来记录当天“梅子时间”的点滴。

    上上一期的梅子时间由我来记录,记录老师的“读书不责效”话题,我回来后,囫囵吞枣地写完当天讨论的详细内容,经梅子老师查阅、修改,于是很快就交上了,更像是一番任务,没有太多考虑,似乎就完成了。

    前一周的记录交给了六六奶奶来撰写,这一周待到梅子时间讨论环节时,她掏出打印好的A4纸张,看得出老人有备而来,我从所坐的位置远远望去,字迹和图片布满纸张内容,六六奶奶把自己所写的一一念出,从国家的文革到梅子时间的深刻经历,从无意间相遇到相识,念出一份对平台的感谢,对梅子老师的感恩,老人家写的娓娓道来,读起来朗朗上口,不难看出老人家的用心。

    我和六六奶奶是连着两期,看着老人家如此“认真”地写,“认真”地读,此时的我更加无地自容,殊不知,以老人家的年纪需要用电脑敲下那么多文字,又需要拷优盘去打印,甚至还插入不少图片,换成一个年轻的我们,也许轻而易举,更多觉得繁琐,但老人家丝毫没有觉得麻烦,而是认认真真地做完这件事……

    今天的“梅子时间”还请来了两位儒家学会的老师,二老年龄相仿,近76岁左右,两位老人家是带着明年2016苏州儒家学会的年度课表来分发给每一个抄写论语的人,表格看过去做的没有类似Excel表格那么专业,但页面看起来排版简洁、干净整齐。可谓二老“用心”、“认真”之作,二老仍以高龄推动儒家国学的传播,令人颇为感动。

    沅子老师感慨老一辈们的认真,而坐在对面的我,因为前后两期的对比,因为经历了让我更加深切体会,如今浮躁的我们,为何“认真”不起来呢?

    很多时候,贪婪的我们,总想得到一个并顺带一个,想这个,又想另外的那个,往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者对那些认为不重要的事草草了结,不计后果之忧,缺乏责任,缺乏担当。

    而老一辈们,遇到什么困难就努力把它解决,不是抱怨,而是认认真真地把每一件事做的精细。袁老师和乔老师七十五岁高龄让我们加他微信,如今的我们很多人竟不知微信个人二维码在哪,不知如何添加新朋友,是否也无颜以对呢?

    有时候,难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缺少像老一辈们那样的“认真”!老一辈们能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以负责的态度做好,如今的我们,为何不很好地传承呢?

    那就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做好,对得起“认真”,对得起老一辈们的优秀传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承“认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gv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