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陪读,所以看了下二年级语文课本。今天说说《小蝌蚪找妈妈》。
首先肯定一点。每段第一句,都以“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开头,类似诗歌的反复吟诵,颇有音乐的节奏感,值得小学生借鉴。
谬误之处在倒数第二段,当小蝌蚪终于找到青蛙妈妈时,青蛙妈妈是这样说的:“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
这种写法就不符合青蛙的角色设定,失去了真实感,让人感到作者在虚构动物的生活,暴露出创作理念上的偏差。
优秀的文学作品(纪实文学除外),皆为虚构,但读起来都有很强的真实感,这是文学的基本要求。
文学作品要打动人,首先要让人觉得真实。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唤起人们的共鸣。这种真实,既包括现实的真实也包括想象的真实。
一部好的作品需要对素材进行挑选、浓缩、加工、升华,在有限的文字篇幅里营造一个微观世界。
《红楼梦》和《西游记》两部作品,前者建构了一个完整庞杂的封建贵族上流社会,后者运用汪洋恣肆的想象才华,虚构了一个鬼神世界,两种不同的笔法却同样令人身临其境。一个出色的作家,应该具备准确书写现实真实性的能力,同时还应该拥有将想象充分营造出真实感的能力。
青蛙妈妈绝对不知道自己是青蛙,那都是作者赋予它的名称。青蛙妈妈也绝不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上来吧”这样的蠢话。
如果非要写对话,青蛙妈妈或许会说,“好孩子,你看我们长得多像啊!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妈妈一直在远处守望着你们啊。快跟妈妈一起去觅食吧……”
读到这里,估计读者可能会说,“滚犊子吧,青蛙能说出这么有文化的话吗?”
至于青蛙妈妈到底该如何说,各位友友可以在留言区各抒己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