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的第1、2章。
【旧知】
1.我们总是喜欢说跟着感觉走吧,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做…然而有时候还是会做出一些不太理智、令自己后悔的事情,没有通过大脑去深入思考这一系列决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或者换一种思维去改变做事方式。
2.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急于求成的,不懂得延迟满足,不满现状,焦虑感越来越多。
对于统计学来说,总觉得对自己也是很遥远的,甚至有些不感兴趣,事不关己的态度。
3.我们经常会觉得自己是完美主义,做不好就不去做的态度,从而造成越来越好高骛远,一事无成。
【新知】
1.第一章 孰主孰仆说:我们的大脑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主宰,我们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脑的,分清主仆关系。还举了: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用自己的精神战胜了自己的精神病和名奥地利精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他遭遇父母妻子兄弟死于纳粹的魔爪,而他本人也在纳粹集中营中受到残酷的对待时没有被大脑左右,而是选择了积极向上的态度,让自己的心灵越过牢笼的禁锢,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翱翔…两个例子。那么如果我们做事不经过大脑的深思熟虑,那和大猩猩有什么区别?
2.第二章 速成绝无可能 说我们总说戒骄戒躁,其实要先戒躁才有机会戒骄。我们浮躁的原因:一个是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就是享受在先;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不懂得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的道理。
后面说统计学用数字来证明一些结论并非要亲自去亲身经历就可以使我们更直观的看清楚现实,让我对统计学有了新的认识。就好像告诉我们吸取前人经历过的教训,从而使我们少走弯路一样。统计学是一个更科学的诠释。
3.完美永不存在这一节里说大不列颠语料库的数据表明,最长与“完美主义者”一词一并出现的是“脆弱的”一词,完美主义总会被现实打击。我觉得我就是属于那种要求高、追完美的类型,特别是在对家人这一方面。而真正接近完美的人都是一步一步慢慢积累来的,不是一下子就做好的。这也使我重新审视自己。
【行动清单】✔️
1.做任何决定时先冷静下来好好分析,多思考,最好不要在晚上做决定,先睡一觉再说。
2.刻意练习延迟满足,比如想买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先给自己制定一个任务,完成了再去买来当做礼物送给自己,这样也更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