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做自己的理财师
情绪管理的艺术(二)

情绪管理的艺术(二)

作者: 安德鲁的笔记本 | 来源:发表于2020-04-01 08:33 被阅读0次

    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圣经·箴言16:32)

    当下(present):造物主的礼物

    英文中用“present”一词来描述现在、当下。这个词还有一个含义:礼物。没错,当下是最好的礼物。任何时候当你产生了种种情绪或者其他不良感觉,那就是脱离了当下,没有和源头连接上。

    禅宗用“顿悟”一词来描述进入当下时短暂的开悟或无思维状态。实际上,你可能已经体验过它很多次了,可你却不知道它是什么。它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与自然合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只有当下的存在,我们经历到内心的宁静。

    进入当下的最大障碍就是认同于你的小我思维。小我往往使人们进行强迫性思考。这种不停的思维活动使你无法到达与存在不可分离的内心宁静状态。同时,它制造了一个假我,并不断放射负面情绪的阴影。强迫性思考者(其实几乎每个人都是)活在一个分裂的状态。你忘却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在我们的肉身表相看来是与众生分离的情形之下,你其实是万物的一部分,你是他的一个细胞,一个分子。你其实是与万物合一的。你忘却了你本是造物者的一部分,你忘却了。准确地说,我是指你已无法感受到“合一”这个不证自明的事实。也许你相信它是真的,但是你已经无法感受到它是真的了。

    从小我思维中解放出来的开始就是认识到你不是一个思考问题的实体——思考者。当你观察这个思考者的时候,一个更高层次的意识被激活了。这里有很大一片超越思想的智性。紧接着,你意识到所有更重要的事情:像是爱、创造力、欢乐、内在宁静等等,都是来自于大脑之外。

    超越你的思维

    人们70%-80%的思维不仅重复,而且还是无用的,有害的。小我的强迫性思维是一种上瘾症,它给你一种错误的乐趣,而这种乐趣却最终会变为痛苦。

    我们为何会对思维上瘾?因为你认同思考,就是说,你从中获取自我的感觉。因为你认为,如果你停止思维,你将不复有在。“我思故我在”表达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将思考视同存在本身而认同思考。难道我不思就不存在吗?很明显,是小我不存在了。

    因为没有它,你将会是谁?所以小我不断将自己投射到未来以确保其生存,并在未来寻找某种形式的释放或成就。即使小我看似在关切当下时那也不是它所看到的当下。它完全把当下理解错了,因为它以过去的眼光看当下。对小我而言,当下时刻是很难存在的,只有过去和未来是重要的。小我在尽力使过去发生的事情复活。

    好消息是,虽然我们常常受制于小我的思维模式,但我们知道它(大脑、思维模式)不过是我们的工具而已,我们仍然可以利用它。我们可以通过上节的方法逐渐摆脱小我思维无意识控制的状态。

    管理内心的乱流

    本能地,我们喜欢排斥自己的情绪,并对它们下论断或者否定、压抑它们。但它们不过是情绪罢了。很不幸,我们自己在事件之后发动了绝大多数的内在情绪噪音和乱流。这些情绪噪音或乱流包括以下种种形式:无能感、无助感、绝望、受挫感、沮丧、愤怒、嫉妒、不妥感、羞耻感、罪恶感等等。

    那么,我们该如何阻止这种“独白”,停下这种喋喋不休的噪音呢?首先你要知道,你有阻止这种独白之力。你可以按下停止思考的按钮。按下停止键的第一步就是——观察你的思维和情绪,不再认同你的种种感觉。成为他们的观者。造物主是最伟大的观察者。所以你的真我其实是宇宙大爱的一部分,造物主就是宇宙大爱。

    经常倾听你大脑中声音。将注意力集中于内在,感受情绪的声音。当你倾听时,不要去判断它或谴责它。接纳它们,并成为它们的观察者。(因为这样做意味着同样声音乘虚而入。)随着你倾听你的思维,你会感觉到这思维之下或之后的一种意识的存在,那就是你的更深的自我。你不再是你的情绪,而是一个觉者。于是,这思维失了它的力量而很快地消散。因为你不再通过对思维认同而为其注入活力。这就是它的终结之开始。

    当一种思维止熄时,你会在自己的心智流(mental stream)中体验到一种思维的中断——思维空白。起初,他可能是很短的,可能只有几秒钟或者半分钟,但他慢慢会变长。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放空自己”。

    当这种空白出现时,你在内心会感觉到一种静止和宁静的状态——一种感觉到和本体合一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容易受思维的蒙蔽而变得模糊,多加练习之后,你的这种平和和宁静感会加深。

    某一天,你可能会发现你在冲着你大脑中的声音微笑,就像你冲着孩子调皮的动作微笑一样。这意味着你不再认真地对待你思维的内容,因为你的自我意识已经不再依赖它。

    (完)
    节选整理自埃克哈特·托利 《当下的力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绪管理的艺术(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to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