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一朋友突然给我发来信息,信息内容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我想给你打个麻烦,我准备出门,想把张子洋寄在你们家。
我第一反应就是有点蒙,随即给她发出信息,“寄在我家,一天还是两天。”“他每个星期五回来,星期天下午返校。”我大概猜出了她的想法,但是我不希望是真的。
于是,猜疑着问“就这周吗?”朋友回复:“还不知道要走多久,可能是长期。”她的可能是长期,其实是给我们彼此心理上的缓冲,其实就是长期。
如果是一两天,我可以帮忙照顾一下,长期肯定不行,这责任太大了。于是,我果断拒绝了:“嫂子,不好意思,这恐怕不行,你是知道的,我身体状态本来就不是太好,有时行动不太方便,杨科一个人已经让我焦头烂额了,希望理解。”
朋友对我的话表示认可,但她还想说服我,”带娃儿是有些恼火,张子洋二叔在这里,如果有啥事可以找他二叔,你只要给他做做饭就可以,我是担心我走了,他吃不好饭。
我见她执意如此,也只好直接摊牌了,“青春期的孩子不好管的,我自己的孩子是没得办法,不得不管。嫂子,你还是在家照顾孩子吧,青春期这几年很关键的。现在的娃娃不像我们小时候,只要吃饱穿暖就够了,现在的孩子精神需求高于物质需求,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变化很大,父母都不在身边的话,有些事情他们连说话的人都没有。”
朋友无奈地说,“今年市里的活很少,赚的钱连娃儿都供不起了。你说得很对,但是现在一睁眼就是钱,没有钱也不行呀,离了钱没法生活。”
我很诧异,在我印象里,她老公赚钱还是蛮厉害的,一提到她老公,她满腹委屈,“他能干个啥,只知道打牌,尽输钱,都把我气病了。”
朋友见我没有伸出援手的意思,淡淡地说,“你给杨科说,他要是愿意,有时间走我们家去和张子洋做个伴,我们走了没人和他说说话。”
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震,从她决定出远门的那一刻起,她的心里一定很难过。因为我以前为了生活,也曾这样背井离乡,四处奔波,每次出门的那一刻,眼里都是噙着泪,不敢回头看,怕孩子喊“妈妈,你别走,我一定乖乖听话……”
我的印象里,她从未出过远门,一直在市里做事,陪伴着张子洋。估计张子洋也不好受吧,他从未离开过他妈妈独自生活,虽然有他二叔在,毕竟不是自己的父母呀。
但我也不能出于怜悯就答应,一是我身体状况不允许;二是照看别人的孩子,责任太大了,不仅仅只是给他做饭这么简单,万一有什么问题,都是很难说清楚的。
再加上这孩子性格很内向,你问他啥,他几乎不爱答理。我女儿说,如果他来我家,我们家的气氛都会变得冷清很多。还有,这孩子很敏感,如果在相处过程中,我明明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会不会多想,以为我在指桑骂槐……还有,一旦答应了,以后想拒绝就更难了。
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在张子洋的爸爸,早几年,他承包工程赚了不少钱,但他太爱打牌,只要不上班,他就不着家,成天呆在棋牌室,他老婆管多了,就往死里揍,朋友说有一次她老公差点把她打死,她都寒心了,可为了孩子,不得不咬牙坚持。唉,再多的钱财也禁不起挥霍,再好的家庭也禁不起往死里折腾。祝福他们吧。
我能做的就是经常让杨科去陪陪张子洋,做好吃的,请他一起来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