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b9014c0b5b9ef7e0.jpg)
北海公园里随处可见皇家气派的建筑,金碧辉煌,高大雄伟,然而其中也有一处低调的院落,一水儿的灰瓦,其就是静心斋,但它却无比雅致。
乾隆帝曾六下江南,对南方园林情有独钟,便敕令在北海仿造一座园中之园,最初是用作皇太子的书斋,后来他也经常驾临这里饮茶、听琴、读书、赏景。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对静心斋进行大规模的增修,袁世凯执政时将它改作外交部宴请宾客之所,新中国成立后,其成为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的办公地,末代皇帝溥仪被特赦后,也一度在这里工作,并于此写下《我的后半生》一书。
步入静心斋大门,迎面便是别具一格的主体建筑镜清斋,其面阔五间,前廊后轩,周围环抱抄手回廊,而最显眼的则是斋前的一方水塘。红柱花窗倒映水中,似衣带飘飘的仙女顾影自照,几多妖娆,几多灵秀。门楣上的隶书“镜清斋”及两侧楹联“凭观吾有术,妙理契无为”,亦与水中倒影如孪生姐妹般相对而立,顿使人心生清静雅丽之感。
水面在静心斋被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或曲折蜿蜒似飘飞的长绸,或静坐一隅化身明镜,或陡然开阔变为一弯碧波,其灵动而不失沉稳,矜持而暗含鲜活,让人心旷神怡。假山多姿也是静心斋的一大特色,玲珑剔透的太湖石被堆积成层峦叠嶂,犹如黄山莲花峰耸立,恰似华山玉女峰降临,使仅4700平米的小院颇具衔远山吞险峰的庞大气势。
令我流连忘返的还属静心斋的雅趣。单是各个亭台楼阁的名称就足以醉人,诸如抱素书屋、韵琴斋、碧鲜亭、焙茶坞、罨画轩、沁泉廊、枕峦亭等等,听起来就那么富有诗情画意。点缀其间的文墨更是赏心悦目,像抱素书屋门柱上的对联“地学蓬瀛尘自远,身依泉石兴偏幽”,叫人刹那间有种置身王维的辋川别业之感。罨画轩的楹联“花香鸟语无边乐,水色山光取次拈”将人们带入旖旎秀美风景之中,不能自拔,不忍离去。
当我依依不舍地辞别静心斋时,心思仍盘桓其中,神游在曲桥流水间,静坐枕峦亭旁,徘徊沁泉廊下,于抱素书屋里翻一页闲书,在焙茶坞中品一杯香茗,韵琴斋闻丝竹,罨画轩观山水,蓬莱仙境不过如此,桃源人家岂可比肩?静心斋中的珠玑文字遂凝练为一语:无为妙理生于闲,石秀水曲淡尘缘,北海之畔静心斋,太上老君尤艳羡。
2024.9.18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8d326243fa4dba6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432f5ed915f348f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b8d2fdfe80a108c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65244c88056cdf4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