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小庸
23天前第一次进入写作领域的我加入了21天坚持写作训练营,今天写作训练营通知又将招募新学员。
我选择了再次加入。
二度选择训练营并不是心血来潮。
有生之年,我惟愿拿起笔不再放下。写尽天下的人情冷暖。无论生活于我来说是什么,写作于我来说就是生命,我愿意倾注一生心血。——无戒
这是我进入简书的第一位老师无戒在她的文章《唯愿此生拿起笔不再放下》里写的话。
把写作视为生命,并不是我的初心。在现阶段的我,把写作变成提款机是我真实的愿望。至少进入简书的初衷是这样。而进入写作训练营,它让我一次次认清自己。
初见
训练营于我来说,是干货集中地。我想大多数人选择训练营也是因为这个。
最初进入训练营,因为自恃有些能耐,训练营第一天就呼啦写了四篇文。一篇散文,一篇小说,两篇诗。投稿也是一投一中。说实话,对于没有进入过文字江湖的我,文章被收入专题是非常得瑟的事。
训练营有明确的学习计划,日更必须坚持做到。我以为这不是什么难事。可我没做到。
群里第一次大集合,老师并没有出干货。其实我心里是嘀咕的。因为没干货是算不上会有学习成效的。老师在群里分配任务:“第一周,日更1000字,内容自选。”这个是不是太敷衍?事实证明,人是不能随意下结论的。
更文第三天,我发现自己遇到了很大的问题。群里小伙伴连续出了两篇爆文。什么是爆文,我那天才知道这个概念。想来惭愧。
本着内心,我是羡慕的。纵观简书爆文,其点击量和吸粉能力是不容小觑的。一发不可收拾的,我掉进了爆文的坑,怎么都爬不出来。
于是卡文了,连续两天想了标题写不出文,写了文自个儿又嫌弃。一来二去,干脆不写了。半夜三更我才想明白一件事。爆文的存在是因为大家对此有共鸣或文章有其实在之处,我若写不出能与人有共鸣或能帮助人的东西,求什么爆文呢?一想释然。
凌晨码了篇散文《老屋》发给梦中的小伙伴们看。第二天收到家乡亲们一致好评。信心回升。
一周快结束时老师终于上课了。依然没有干货。但是我却收获满满。
老师认真点评了每一个同学的文章,优点弊端,哪一部分缺失哪一部分需要加强。哪些人文字功底好需要坚持,那些人缺乏观察力需要加强。
我知道我找对老师了。
现在的社会,人们都习惯敷衍,乐于无意义的夸奖。经常是进入一个群,大家都相互捧着,生怕自己说了什么,大家一哄而散。
于多数人而言写作本来就是一件枯燥的事,一个人孤军奋战更是不容易有突破和提升。
一个好的导师,他能看到你的优缺点并明确指出,那是学生的幸运。
坚持
很快进入第二周。
群里更新了学习任务:“日更1500,要求写完整的故事,有情节的短篇,散文,连载”。
情节是很好的东西。文章起承转合才有意思。但是,把起承转合玩儿溜却是很难的事。尤其短篇和连载。
第二周写文有些吃力了。字数也经常写不够。有压力的时候我习惯逃跑。于是文基本是隔天才更。没事就在简书溜达,关注和自己一样的伙伴以及各路大神,看看爆文研究首页。
溜达发现了江湖令,于是加了短篇的群。梅咖瑞这家伙是短篇小说主编,拒过我两次投稿。毅然接了江湖令交了篇稿。(我请你看哦,别客气!《耳光》)
其实中间上过四五次首页,但是首页并不值得一提,虽然要上一次不容易。(嘿嘿……)
又到上课时间。这次,老师依然没有干货。依然是逐个点评文章,提出建议并鼓励。最重要的是,帮大家理清了写作方向,从每个人擅长的地方引导大家专攻某一区域。
能在短时间之内定位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以及真正想做什么。
而老师细致入微的分析,让大家豁然开朗。“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学。
虽然老师没有发干货,却给我们有比干货更让人期待的写作大神。
老师问我们希望谁到群里跟大家讲课,大家叽里呱啦说了很多。最后请了四位分别在短篇,连载,散文方面都很厉害的大神。
从第二周过渡到第三周都在期待的情绪中。
结业
人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时间是过的很快的。第三周如期而至。
群里更新的新任务是:“日更1500,写完整文章前提下注重细节描写,题材不限。”
在有个人基础的前提下,最好的练习就是自由发挥。这是我最喜欢这个训练营的部分。
说回大神这件事。老师请来的是一元亦有用,别山举水,尹沽城,一鸣。(链接加的我想哭)
四位老师里别山老师擅长散文,一鸣老师是连载专题老大,一元老师和尹沽城老师短篇厉害。
群里两个多小时的授课以及课后交流。简直醍醐灌顶。
大神的炼成除了天赋,是有更长久的坚持的。每一个领域的佼佼者必然有其让人不及之处。
别山老师文字细腻温柔,他喜欢观察身边的事物以此累积素材。一元老师文章诙谐,力道恰好的诠释文中人事物。尹沽城老师更倾向于文学内容的严谨,理性又不缺感性。一鸣老师文章情节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短篇连载都非常出彩。
写文是一件纯输出的事。这个感受在训练营期间特别明显。
如果没有及时的补充内存,词不达意言之无物是常见的问题。所以在训练营这几天,不仅是让自己对文字更加喜欢,也让自己更加看清自己的实力。
最终话
结业作业一直不敢动笔去写。虽然之前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当然都是出于真心。但是,这样的结业收获才是我的答卷。在数字上并没有交上一份让人满意的结果,但已是受益匪浅。
感恩遇见,感恩是这样受益且美好的遇见。
我并不是一个梦想支持家。因为在我看来,梦想是多数人拥有而少数人实现的东西。有些人怀揣梦想可能终其一生梦想也只是一个虚无名词。
梦想真的是一件很酷的事,即使你为之付出了一星一点你也会甘之如饴。
写作于我不是梦想,它是21天来我生活里的一部分。我不梦想它能给我带来功成名就,是不可能的。但我更愿意把写作当成岁月里种下的一棵树,无论它结出什么样的果,我都会满怀热情,不抱期望。
最后,愿每一个文字带给你的是此生不换的欢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