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一六一:去私以就“廓然大公”
来书云:“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夫清心寡欲,作圣之功毕矣。然欲寡则心自清,清心非舍弃人事而独居求静之谓也,盖欲使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耳。今欲为此之功,而随人欲生而克之,则病根常在,未免灭于东而生于西。若欲刊剥洗荡于众欲未萌之先,则又无所用其力,徒使此心之不清。且欲未萌而搜剔以求去之,是犹引犬上堂而逐之也,愈不可矣。”
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此作圣之功也。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非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不能也。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此正《中庸》“戒慎恐惧”、《大学》“致知格物”之功,舍此之外无别功矣。夫谓“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者,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累,而非克治洗荡之为患也。今曰“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只“养生”二字便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根。有此病根潜伏于中,宜其有“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之患也。
你来信说:“养生最关键的是清心寡欲。清心寡欲,做圣人的功夫便得以完成了。然而寡欲了心自然能够清明。求心的清明并不是要隐居独处舍弃人事来刻意追求清静。而是要让此心纯然合乎天理,没有一丝一毫的私欲。现在要做这样的功夫,就是在私欲产生时把它克制住,但如果它的病根没有被摒除,不免会‘灭于东而生于西’——东边克除了西边又萌生出来。想在各种私欲萌生之前便把它们克除掉,却又不知从何处下手,反而使自己的心变得不再清明了。况且在私欲未萌生之前就去四处搜寻扫除它,就好像是‘引犬上堂而逐之’——把狗逗引到正屋再把它驱逐出去,这样就更加行不通了。”
一定要使此心纯然合乎天理,而没有一丝一毫的个人私欲,这才是做圣人的功夫。一定要使此心纯然合乎天理,而没有一丝一毫的个人私欲,不防范私欲于萌生之前且在萌生之时及时克除它是不行的。这样防范和克除正是《中庸》中“戒慎恐惧”和《大学》中“格物致知”的功夫,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功夫。你说的“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等情况,是为自私自利、碌碌徒劳、刻意图求所误,而不是克制荡除本身的问题。如今所说的“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单单“养生”两个字就是自私自利、刻意图求的根源。有这些私欲根源潜伏在此心之中,当然易于产生“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等问题了。
列子有句话叫“身非贵之而能存,身非爱之而能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养生”是个伪命题,至少过分地追求“养生”是徒劳无益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人之为人的意义在于“修身以合天德”,所谓的“合天德”,其实就是以“天德之良知”充盈此心。王阳明给出的方案很简单,就是“去人欲,存天理”,也就是说,“去人欲”就是“存天理”。过分的追求“养生”本身就是人的虚妄人欲,非但身不能因这一虚妄人欲而在存、厚上有所加,反而因为对这份人欲的存、厚导致无法实现“合天德”。实在是得不偿失的。
正像“去人欲”就意味着“存天理”一样,去私心才能达成“廓然大公”。
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一”其实就是“天下一理”,孔子讲的这个“天下一理”,源自于尧传于舜,后来舜又传给禹的一个基本思想。这个基本思想就是“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后来,《尚书》将这句话背后的精神表述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商汤对这一心法有所践悟,发挥为“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武王承袭这一心法,发明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其中的“一”正源于此。曾子闻听孔子此言,讲“忠恕而已”时,其实就是在说,孔子所传无非是忠于“惟微”之道心,恕于“惟危”之人心,小心翼翼成就人之为人的价值。后来,曾子临终时讲“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说到底就是对“惟微”之道心,“惟危”之人心的感慨。
《中庸》讲“戒慎恐惧”,《大学》讲“致知格物”,何尝不是对曾子心法的延续和落实。
要求“吾道一以贯之”之“一”——天下一理,必要有个“廓然大公”的境界,而要修这个“廓然大公”,无非是去私心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