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直在阅读人民大学哲学教授王小伟的《日常的深处》,深受启发,感慨颇多。
该书作者,不愧是哲学学者,对生活对日常有着极为深刻的洞察,既有对历史的盘根溯源,也有对现状的全景剖析,还有对未来的研判预测。日常生活的小物件,就是一个主题,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思路清晰。
比如,人们的衣着,最初的祖先是赤条条的,后来逐步出现了思想伦理,才有了“蔽体、遮羞”的树叶或动物皮毛。后来的棉纺布、丝绸,都演化成一块艺术化的布。文中,特别讲述了中国近代衣服布料的发展历程,棉布之后出现了的确良的热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时代背景,总有一种统一的时代潮流,六七十年的衣着是高度一致,没有差异化,这跟当时的思想潮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到了八十年代,出现了喇叭裤,牛仔裤,等等,这是因为人们的思想出现活跃的变化,敢于尝试,敢于接受西方的审美。到今天,人们对于衣着的追求是自信洒脱,完全天性。这一点,与我今年夏天,在广州所遇见的年轻人cosplay,相当吻合。追求个性的同时带有一种叛逆。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仿佛是一种另类,但这就是从衣着上反馈出时代的变迁。
该书就是从日常中的吃穿用度入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值得我们细细评味,会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