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为什么不挑食啊?
因为大人只会买自己喜欢吃的菜。
十一长假齐妈带着齐齐回了老家,家里的亲人每天好菜好饭的招待着,大人们一个个吃的膀大腰圆,孩子们却对满桌的菜肴提不起一丝兴趣。还因为不好好吃饭这件事,在孩子面前开了一个很郑重的思想交流会。
可想而知,在家长的气势下,所谓的思想交流会也变了味道,成了名副其实的批斗会。
“你看你现在个子这么小,不好好吃饭就长不高了……”
“你这么大年纪的孩子才60斤,太瘦了!不好好吃饭怎么能行?”
“我是不是应该带孩子去看看医生,查一下是不是身上有什么毛病?怎么一看到不爱吃的东西就想吐呢?”
“这孩子不爱吃肉也不爱吃菜,只爱吃点土豆、蘑菇、韭菜…牛肉、面条什么的…”
“你到底爱吃什么?告诉妈妈,妈妈给你做”
孩子则缩在一边,低着头听着问话,有一句没一句的像个机器人一样应允着。
而事实上在开饭前,齐妈分明看到孩子在大口大口的吃着各色零食,就连粘在手指的残渣还恋恋不舍的舔着,一点厌食挑食的痕迹都没有。
齐妈眼看批斗的架势愈演愈烈,赶紧上前做了总结“这孩子不挑食,也没什么问题,不必去看医生,不必担心,我小时候也挑食,那是因为真不爱吃。以后想吃什么就说出来,让妈妈给你做,大家也早点散了睡吧。”
负面的语言暗示会让挑食愈加严重
看孩子离开了,齐妈便告诉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指出孩子挑食的问题,特别是自定义孩子的饮食偏好,语言的暗示力量有时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和习惯。而错误的语言暗示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当我们反复强调孩子只喜欢吃什么的时候,其实是一直在强化孩子的内心喜欢。
“我只爱吃土豆丝、我不能吃肉、因为我看到肉就会吐。”
在这样的负面引导下,孩子的挑食就会越来越严重,这种潜意识会长期控制个体的行为。
墨菲定律说,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回头想想,你是不是也经常成为孩子偏食、挑食的始作俑者?
看到某种食物就想吐
病理反应
有这种情况表现时家长就不要暗自自我检讨了,而是要带着孩子去看一下是不是有消化类的疾病,比如急性胃炎等。
通常有此类症状的孩子都会表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甚至还会发生腹泻等症状。
心理反应
齐妈儿时最讨厌吃肥肉,不管齐妈的父母如何隐藏肥肉,齐妈都能毫不费力的辨识出。其实有挑食和偏食的孩子不在少数。
调查发现:
82.1% 的儿童至少有1种特别不喜欢而不吃或少吃的食品;
62.8%的儿童有1-2种特别不喜欢而不吃或少吃的食品;
19.2%的儿童有3种以上,仅有17.9%的儿童没有挑食、偏食行为。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完全不挑食的宝宝是很少的。而当妈的一旦认为某样东西对孩子身体好时,就谁坚持不懈加持之以恒的给孩子喂食。就像一天一颗煮鸡蛋,如果天天给大人吃,估计会吃到你发脾气。
《少年说》有一期可爱的小男生就对妈妈喊话再也不要吃苹果和鸡蛋了,看看这个男生的表现。
在过去六年里,妈妈每天都会给孩子吃一颗苹果和一枚鸡蛋。
男孩儿大声的对妈妈说再也不要吃了
好在妈妈同意了孩子的“投诉”,还打趣的说吃了这些才让你这么帅的。
而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小宝宝来说,只能用不吃饭和哭来告诉家长,我 不 爱 吃!这样的表现到了家长这里就变成了挑食宝宝,不听话!
想要孩子不挑食,家里就要有个田螺姑娘,既要能察言观色、又要能下得了厨房,菜肴还要学会丰富多变。
如果做不到这些,妈妈们就请口下留情吧。毕竟你也是挑食过来的人,如果你忘记了就好好回忆一下,小时候你是不是也是那位“挑食”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