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464773/e462887c5a128420.jpg)
过完了尴尬的九月,真累。接下来,这个假期,哪都不想去,只想好好歇歇。
第一天
俩孩子说想吃饺子。
头一天晚上去丹尼斯买了肉,第二天上午买韭菜、香菇,整好馅,和好面,9:30下楼,坐大巴去郑州。
坐个车真麻烦,扫码,安检,验身份证,买票,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开车。幸好,车上就几个人,和专车没啥两样。
俩孩子吃的津津有味。包饺子,是每个节日少不了的仪式,看他们吃饺子,是节日里最幸福的事情。下午,接着包,冻到冰箱里,够吃好几顿了。
只要他们愿吃,我愿天天做。
饺子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第二天
上午在家抹抹地。浇花,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轮不到我。粉掌和幸福树今天可真幸福。
蒸红薯把锅给蒸干了,不过,连蒸带烤,味道好极了。
下午,和朋友去银基动物王国,雨,还在下。
没见几只动物,我也不喜欢看,玩具还挺多,场面还挺大。我就纳闷:天还下着雨,这人还老有兴致呢。不是朋友喊我,我还真不想出来转。
时不时有桂花香气,和着雨丝,袅袅飘过,沁人心脾。这也是下午冒雨出来最大的收获,随手拍下几张照片,不知怎的,现在对这些花花草草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桂花年年有,过去却从没闻到过味道,更不知以花色而言有金桂、银桂和丹桂,尽管用了多少次的“丹桂飘香”。今天,在这个园里,没走几步,就有一阵桂花清香,时不时驻足花下,浮想联翩。想起李清照的《鹧鸪天 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鞋子里进了水,注定这双鞋子回去要扔掉,否则还有点舍不得呢。
到停车楼开车,已经是2楼了。按照指示左拐,上三楼,空无一人一车,有点发怵,继续走,上到四楼,和三楼格局一样,更怵,继续走,到5楼,接着又到楼顶。迟疑了一下,当时一个念头:打电话求援吧,这可咋下去?既没有指示,又没有路了。我和朋友尴尬地相视一笑。决定原路返回。掉头,下缓坡的时候,发觉有个右拐道,右拐,右拐,又右拐,拐下来了,豁然开朗。旁边一个保安给我们示意往前行,左拐就出去了。我忍不住和保安叨叨刚才怎么上到楼顶又怎么下来。保安似乎也没有听明白我说的啥意思,苦涩地笑了笑。
一路上,朋友和我说话,我也没多想当时怎么就稀里糊涂地上到楼顶,天渐渐暗下来,雨天开车更慢了。
直到他接着我的车,我开始跟他诉说,那一刻,我才明白过来:到二楼该从左边下的时候从右边上了,所以一直上到楼顶。
我不停地自责,纳闷,当时怎么就那么晕,咋不动脑子呢?一边窃笑,一边看他的表情,他解嘲了一句:“你也会有犯晕的时候?”
中午,心里一直惦记着火上蒸着红薯,想着把毛巾洗完再去关火,没想到……,下午出停车场,丝毫不动脑子就上到楼顶。这个年纪,是不是就是这样尴尬?
第三天
值班。
校园里难得这样静。上午积累了三首古诗,完成了学习强国。
中午回家擀绿豆面条,给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
下午看《平凡的世界》,把第一部看完。没有什么比陶醉在书中更能让人静下来了,校园是安静的,看书的我也是宁静的,就像今天雨后的空气,澄澈明静,不掺一点杂质。
有些东西,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年龄,感受完全不一样。大学时看的《平凡的世界》,留给我的仅仅是那个年龄关于年轻人的朦胧的青春的气息,对生活的艰涩和困顿没有感觉,甚至看到这些就会跳过去。如今,再次读,时不时眼角会湿润,为坚强的少安,为专注的润叶。
一场秋雨一场寒,下午,又加了件毛衣。就像书中写的:“大自然不管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总是按自己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变换着一年四季。”
第四天
没有吃早饭,体重超过49。赖会儿床,洗澡。
一上午,一刻也没停地洗洗刷刷抹抹整整衣服,中午做了米和白菜豆腐,切了几块牛肉。
下午,喝一杯金银花茶,接着看《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看到少安几经周折凑钱买回牲口住在破窑洞里,到大街上趁没人的时候捡白菜叶子,泪水止不住地流。在我的记忆里,自己很少被剧情感动。过去,多次听别人说起看电视或小说流泪时,我还窃笑他们的痴。今天,此情此景,我再也忍不住忍了好久的眼泪……
中年,再读,这样,正常。
到外边走走。
深秋的天空,高远,辽阔,澄澈。下午的秋阳,暖暖的,给微凉的空气增加些许温度。收割完的玉米地拾掇得平平整整,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是秋收冬藏。白萝卜不甘心埋在土里,跃跃欲试,挣出地面。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偏方说的是用白萝卜叶和其他几样熬汤喝,我正思忖着从哪整这些东西,明天回老家让婆婆给储备点晒干。路两边的紫薇花,剩一两朵在枝头颤颤巍巍,一丝风都会落下来。天真的凉了。
一个多小时,走了一万多步,微微出汗。
今天的日子,是自己的。
第五天
到新郑,嫂子家女儿出嫁,待客。
顺便回趟老家。
公公婆婆经营的菜园子依然蓬蓬勃勃,白菜正要卷心,蓬松,肥硕,像珠宝店里的玉,绿得晶莹。白萝卜叶子更是肆意地铺开,像把绿伞,为挣脱地面的萝卜遮风挡雨。一大片芫荽长势喜人,嫩嫩的,绿绿的。还有一畦畦的葱,布排得像一棵棵亲手栽下的齐齐整整。深秋的园子依然生机盎然,处处洋溢着春天的希望和活力。每次回老家,每次站在这个园子里,心中就会一次次仰慕老人的勤劳和老有所乐。老了,老家,和老伴,有一个小院,有一片菜地,该是多么幸福和温暖的黄昏。
和哥哥嫂嫂一起拉拉家常,随意说笑,真开心。
第六天
上午去姑姑家,下午去看房。
有些事情,做了就不后悔。就像当初定房子,虽然现在有点压力,挺过去这段,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第七天
上午去朋友那里,下午去新郑嫂子家。
晚上,切菜时不小心又碰到原来受伤的那个地方,真叫倒霉。一边用创可贴粘住,一边懊恼自己咋这么慌张。做了两盆炸酱,家人都说好吃。
晚上回到家,可10点多了。
第八天
早上5点可被闹钟叫醒,洗头,去新郑,又去尉氏。
婚礼现场有点简陋,饭还挺丰盛的。这个年龄,对这些特别感兴趣。
回到家,下午5点多。在学校操场走了几圈,舒服多了。
后四天,算是围绕嫂子家忙活,还好,和老家人又加深了感情。
这个假期,就像平实的说明文,不华丽,却实实在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