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7个有趣但不常见的成语,建议收藏!

7个有趣但不常见的成语,建议收藏!

作者: 敏嘴屋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10:53 被阅读0次

亲爱的各位,

你们好呀!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8个

有趣但不常见且不知道用法的成语,

保证看完,

你就知道这些成语的妙用了,

记得学完后,好好考考你的身边人哈!

记住!一定要捕捉他们那抓耳挠腮的模样,

不然,学习的乐趣不久少很多?

话不多说,

请看!

一克绍箕裘

一听这成语,可能就会有点懵,“课少几球”,估计孩子看到脑海里多多少少也只能出来这几个字了!

事实上,别说孩子,就连大人,也不一定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

那么小编先给大家卖个关子,让我们先来看下面这段话!

“古人做事情循序渐进,他们认为,如果父亲是做铸冶金属工作的,会先要求小孩能试着把兽皮缝成衣裘,以后再来学会冶金就不难;同理可证,爸爸是造弓的能手,在他的小孩学会制弓之前,也会先训练他们学会用竹柳或藤条编织成『箕』,以后再学制弓,就不困难了。所以,后人就把『克绍箕裘』当成『儿子能够继承父亲工作』的意思。”

所以,克绍箕裘,其实和子承父业的意思是一样的啦!是不是很好理解了呢!

成语出处

《礼记‧学记》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二汗牛充栋

望文生义,估计能想象老牛们累的气喘吁吁,然后站满了整间屋子的场景。

但实际上,这个成语指代的意思要相对高大上许多

汗牛,代表运送书籍的牛累得出汗;充栋则是指书籍堆满屋子。这个成语应该是从柳宗元来的。他写文章悼念精通《春秋》的学者陆文通,形容自孔子之后,有许多人研究《春秋》,替它注解、发表各种意见,然而又彼此互相排挤。各式各样的研究书籍,多得不得了,也就是“汗牛充栋”的意思。

如果你走进国家图书馆,那么你可以说这图书馆的图书汗牛充栋,知识浩如烟海,但当你说自家的藏书汗牛充栋时,可要小心别人揭穿你吹牛哦!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

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为传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牍,焦思虑,以为论注疏说者百千人矣。攻讦狠怒,以词气相击排冒没者,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或合而隐,或乖而显。后之学者,穷老尽气,左视右顾,莫得而本;则专其所学,以訾其所异,党枯竹,护朽骨,以至于父子伤夷,君臣诋悖者,前世多有之。甚矣!圣人之难知也。

三蝉不知雪

这个成语很容易让人误解,从字面上来看,蝉,夏生秋死,看不到雪是正常的。而这个成语说的可不是理所当然的自然现象,而是讽刺人难以衡量现状,不懂得变通。

比如,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好心人提醒你要尽量走大道,不要走山路,可你觉得这山路可以走,没关系;等到真正上路后,才发现,山路确实是不好走。

这个时候,旁边也许就会有人说你“蝉不知雪”了

所以,“蝉不知雪”这个成语形容的是不懂得衡量状况、没亲眼见到就不肯相信的人,是见识浅薄的意思哦

成语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

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辰参之错,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矣。孔子所以不用于世,而孟轲见贱于诸侯也。

四哀毁骨立

这个成语可能有点悲伤。

小时候,朋友失散,亲人离世的时候,难过伤心不能自已,这个成语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古人说,当父母亲过世,儿女因为过度悲伤,损坏了身体,瘦到只剩下一把骨头,就是哀毁骨立。

虽然世上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大家还是得保重身体呀!

毕竟人生来就活这么一回,不好好保重自己怎么行呢!

成语出处

《后汉书‧韦彪传》

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五覆蕉寻鹿

有的人把假的当成真的,而又有人又把明明是真的事情当成假的,前者可以说是“黄粱美梦”,后面这种你就能说今天的这个成语了-“覆蕉寻鹿”。

以前有个樵夫打死了一头野鹿,因为一时带不回家,怕被其他人发现,就先用芭蕉叶把牠覆盖起来;后来樵夫要去找鹿,却忘记了所藏的地方,以为是自己做了一场梦……

所以说“覆蕉寻鹿”比喻的就是把真实的事情看作梦幻了。

这其他东西倒好说,以后藏钱的事情,可不能“覆蕉寻鹿”了

成语出处

《列子‧周穆王》

郑人有薪于野者,偶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

六萧规曹随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新领导到任,会把之前领导定下的东西或是搁置或是推翻建立起适合自己的一套系统来。

可在没有更好的更适合的方法之前,按兵不动,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萧规曹随”这个成语涉及到两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一位是萧何,另一位曹参。

当年刘邦的军队攻进秦朝都城时,军师萧何大量搜集秦朝的文献典籍。等到刘邦当上皇帝,任命萧何为宰相,萧何就参考秦朝的文献,制定典章制度和法令,于是国家很快走上轨道。后来,萧何临死之前,向皇帝推荐了与他有嫌隙的曹参。原以为曹参继任后会大大改革一番,没想到一切规章制度并没有改变,人民也就能继续过着安定的生活。

所以“萧规曹随”,就是说按照前人的办法去做。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却。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七、吴牛喘月

有句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吴牛喘月”同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怎么说呢!往下看!

“吴牛是中国南方的水牛,怕热的吴牛看见月亮错认是太阳,以为又要开始一天辛苦的工作,因为太担心,不由得喘息了起来。换句话说,如果曾经受到过某些伤害,导致下次遇到类似事情会过度害怕、惊慌,搞不清楚状况,就叫吴牛喘月。”

那么什么情况下你会吴牛喘月呢?赶紧后台联系我,我这边看到精彩部分,会联系你赠送样书的

成语出处

1.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

吴牛望月则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亦喘之矣。

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以上部分文字来自《张曼娟成语学堂系列1》

张曼娟成语学堂系列1

作者:张曼娟 主编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推荐理由:

成语,很多是由古代的一些历史故事演化而来,所以如果不了解那些历史,很有可能就用错。而去读那些古时候的故事,因为同现实生活贴近性不强,所以看了很有可能也记不住。

而这套书能最大程度地解决这个问题,故事是孩子身边真真切切发生的故事,而在故事里又能融入成语,这样,没有了古今时空的语境障碍,孩子记起来当然事半功倍。-来自热心读者



相关文章

  • 7个有趣但不常见的成语,建议收藏!

    亲爱的各位, 你们好呀!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8个 有趣但不常见且不知道用法的成语, 保证看完, 你就知道这些成语...

  • 由成语故事想到的

    成语故事其实很有趣,有很多古今人物事件之典故,有些妙趣横生,有些让人恍然大悟。不过呢,成语故事的读本选择我建议不要...

  • 588张常见鸟类高清图谱,686种鸟类介绍,建议收藏

    东江揽胜:588张常见鸟类高清图谱,686种鸟类介绍,建议收藏https://m.toutiaocdn.com/i...

  • 有趣的成语

    四海为家:到处可以为家。 这个词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向往这种生活方式。 我希望在未来无论由于什么原因...

  • 有趣的成语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我觉得傲慢的人有钱有权或者是有能力,现在这样的人应该没有那么令人讨厌吧。 它让我想到了...

  • 有趣的成语

    如鱼得水: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经过努力之后,你便会...

  • 有趣的成语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水隐藏了石头就像沙子隐藏了金子,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事实也会有出...

  • 有趣的成语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走了,比喻陷入绝境。 看到它让我想到了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 有趣的成语

    首屈一指:弯下手指头计数时,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居第一位。 当你想表达这个意思时,不妨用一下这个成语,高中时不论语...

  • 有趣的成语

    熟视无睹:经常看到却像没有看到一样,指对事物不关心。 你们知道吗?我爸妈经常会唠叨我,说我都这么大了,什么也不会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个有趣但不常见的成语,建议收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dx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