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我的微信公众号关注者如此少?

为什么我的微信公众号关注者如此少?

作者: 尖商星评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09:55 被阅读21次

    原创: Dimas      尖商星评 

    这是我们的第90篇原创文章

    坚持原创是我们的初心,转发和关注将是对我们创作的最大支持,谢谢!

    这个叫“尖商星评”的微信公众号大概是在2016年年初那会注册的,那个时候它还不叫“尖商星评”,而叫“战略创新思维”。

    之所以最初取名叫“战略创新思维”,主要是因为我当时正在筹划写一本书,书名就叫做《战略创新思维》。建立公众号的目的有两个:

    第一,为将来可能出版的《战略创新思维》一书做前期铺垫,造势;

    第二,将其作为我将来可能据此创业的一个平台。

    如今看来,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尖商星评”的名字由来

    我很惭愧,既然弄了这个公众号,在最初的2年多时间里我却一直断断续续地更新,很少对其进行维护。所以,直到我准备认真开始做公众号的2018年11月初才只有900来人一直对我不离不弃着。

    之所以会改成“尖商星评”这个名字,是因为我在2018年年初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来自网易深圳公司的资深编辑。一番闲谈后,我意识到自己公众号的名字有点问题。但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什么,于是我只好回头找自己人生的初心——传播管理实践的知识和经验。

    因为我名字中有一个“星”字,我是需要做商业财经方面的评论的,所以“星评”就这么确定了,而“商”和“财”始终无法确定。

    怎么办?

    百度。

    我分别以“商”和“财”作为关键字进行词语组合的搜索,结果瞄中了“尖商”二字。第一感觉就是奇怪,奇怪竟然还有“尖商”这个词,不是都说“奸商”吗?

    于是,我去了解“尖商”这个词的意思,结果发现它大有来头——古时商人分为官商和私商,百姓在卖粮食时以一斗计数,官商是装满一斗并将斗口刮平,而私商是将斗口多累起一个尖,所以古时说的尖商其实是一种褒义,是用来形容善良的私商的。

    我操,就是它了——这就是我当时心中的真实写照。

    我要做一个善良的商业评论者,去发现商业中的精华,去发现商业中的优秀做法,去提醒别人规避商业中的不佳做法……一时间,我给“尖商星评”赋予了数个神圣使命。

    从这一刻起,我公众号关注者就注定了“空有情怀,难被认同”的命运。

    调整文风,重整公众号

    据我的同学、朋友和同事们反映,过去我公众号上发布的文章虽然不算是纯学术性的,但却也是让他们挺难看懂的。

    唐代诗人那么多,我唯独觉得白居易才是最伟大的诗人。

    为什么?

    因为他写的诗能让妇孺皆懂。

    我认为,真正的大师应该都是那种能将那些深奥的学问深入浅出之人。就像我这12年以来的写作经验告诉我,文章写的长不难,难就难在你能将文章写短。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写东西实在令人头痛。别说写个三、五千字了,哪怕写个三、五百字都足够他们憋一整天的。所以,这些人很难理解我说的“文章写长容易,写短难”的道理。

    对我们这些成熟的写书而言,写长很容易——添加案例,多讲点故事就能增加行文的长度;写短却很难,因为需要我们字句斟酌,以最短的文字将我们心中所想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颇为考验一个笔者的笔力和知识功底。

    所以,我决定挑战自己:重新调整行文风格,写一些接地气、有实际作用的文章,写一些哪怕只受过初中教育都能看得懂的文章。

    OK,既然文风要做改变,那公众号的整个架构也得改变,读者群也需要重新定义。于是,就有了现在公众号的这种结构了(细节的东西就不罗嗦了)。

    读者需求被单方面忽视

    前阵子见了几个自媒体行业的投资人,一番细聊过后,他们指出了我两个问题:

    我其实对自媒体行业完全不熟悉;

    我从未对读者的需求有过深刻思考。

    诚然,一直以来都坚持着自己所谓的初心,坚持着传播管理实践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但其实我单方面地忽略了读者们的真实需求。

    我也曾有过困惑:为什么那些情感类的、心灵鸡汤类的、炒股理财类的、历史揭秘类的、奇闻轶事类的,以及那些有关政治内幕等诸多门类的公众号容易吸粉?为什么有些看上去平淡无奇的文章却能成为阅读点击过百万的“爆文”?为什么朋友圈里总会隔三差五地有些文章被争相转载?

    面对海量的公众号,读者打开公众号的频率越来越低了,加上抖音和今日头条等app的冲击,微信公众号的红利窗口正在被逐渐关闭。

    有人说,自媒体时代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是一个对所有人都十分公平的时代。你的内容好,自然会有人喜欢,于是就带来了流量。

    在五花八门的变现渠道下,流量本事就和你能获得的金钱划上了等号。

    作为一个有12年写作经验,在期刊杂志上发表上百篇文章的财经作者,其实我并不缺写出成文的能力,但因为单方面地忽视了读者的需求而写不出能被广泛传阅和转载的“好文”。

    原来你从来就不属于我

    要写出“好文”,前提得明确“好文”的读者是谁,他们才是这篇“好文”的裁判。

    在重新调整公众号架构的时候,我一直将我的读者群定位成那些现在正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以及未来可能会成为或者现在想成为管理者的那些人。其中,我还将初创企业的创始人作为我的潜在读者。

    直到最近我在做用户分析的时候发现,那些给我打赏和与我互动(留言)的人竟然与我想象中的那些人南辕北辙。

    于是,我就和我团队的成员就我们的读者定位问题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讨论。最后达成以下几方面的共识:

    1、大多数肩负管理职位的人不会是我们的读者,因为他们在这个岗位日久,已经形成了自己如何管理的观点和行为准则,他们不愿、更不屑看到与他们不一样的观点。他们往往只接受这么一类人的知识和经验——要么你是某个知名大学里的教授,在学术界很权威,有自己的专著;要么你在知名企业有过多年的管理经验而且确实做出了公认的成绩(比如阿里或者华为出来的高管),他们才可能信服你,甚至花巨资参加你发起的培训。

    2、职场里,大多数人还是被管理者,他们基本上平时也用不上管理知识,加上整天工作下来就图个放松,哪里还愿意费脑去吸收什么劳什子管理学知识啊?下班后,他们更愿意看点轻松、幽默的综艺,或者刷刷热播的电视剧什么的。

    3、至于创业者,这批人要么就是在大企业待过的,算是那种见多识广的;要么就觉得自己可以在实践中摸索和调整自己的管理理念。所以,这类人会不会成为我公众号的读者,应该是一个五五开的概率。

    4、券商和投资行业人很有可能是我的潜在读者,因为这批人多数是金融或者经济学背景,他们基于工作需要可能需要去了解一些企业的管理水平。这个时候,书本上的东西过于理论化,而我公众号上的内容却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算是对他们知识体系的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补充。

    催生“爆文”的读者需求

    OK,终于搞清楚了我公众号的问题所在了。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首要抉择就是——要么换细分市场,比如转到人们普遍感兴趣的容易吸粉的领域;要么继续扎根管理领域,然后潜心做内容,慢慢熬。

    可我就是这么一个认死理的人,因为I Have a Dream——在有生之年给人类社会留下一笔精神财富,比如商业文明方面的。

    根据最近与自媒体圈子里的人的交流,我认为管理方面的爆文应该是能引起人们争议和触动他们已经麻木知觉的身边事,比如前阵子我发布的《管理者“仗势欺人”,领导者“魅惑众生”》。这篇文章触动了非管理者,让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领导原来只是个管理者而已;这篇文章却也让管理者们心生忌惮,仿佛我揭露了他们“仗势欺人”的嘴脸,所以他们排斥。

    不过,他们都不是我的受众。

    《企业品牌的崛起》举了很多案例,谈了管理上的一些认知理念,文章浅显易懂。虽然阅读量不高,但却获得了打赏,这一点让我很意外。看来打赏者是真心认同啊,所以我得认真思考下这篇文章背后的心理触发点在哪里了。

    还有,就是文章的转发次数。

    转发也意味着共鸣和认同,这方面值得深究。

    现在知道我的公众号关注者为什么那么少了,原因主要集中在这几方面:

    第一,细分市场太过细分,这种管理类的细分市场势必涉及到很多人性的阴暗面;

    第二,读者群定位失误,之前所谓的定位完全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第三,文章内容忽视了读者们的需求,没能做到触动他们以及引起他们的共鸣;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坚持原创,并将一如既往地扎根管理领域传播管理知识和经验,向死而生,不怨不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的微信公众号关注者如此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fi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