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一本书改变一生,其实是奢望;不过自我发展的前提很重要,有一个想法,有一定的积累,还能不断的回顾、总结、复盘、延伸,就能水到渠成,至于能到什么地步,尽人事、听天命。
这本《思维简史》是个很好的科普材料,就推荐序内容已经很吸引人;
吴军的总结:
好奇心、系统思考方法、挑战极限,是人类立足世界的根本。
万维钢说:
科学,是个反常识、永远革自己命的、不是实用导向的东西,是纯粹的精神追求,是追求世界的底层逻辑的活动。生物本能是先生存再发展,所以初期没有科学很正常,有科学反倒不正常。
书里的讲述顺序基本也是按照上面吴军列举的过程来的,第一部分是讲述好奇心;好奇心是求知的动力,人类发展的第一阶段是:
我们站起来了,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开始思考。人类之所以高贵,是因为我们有求知的动力。
刚刚说生物本能是生存再发展,所以早期人类的思考局限性自然是在生存上,实用主义发展不出来科学,但会自然累积出来符号,用以沟通交流。
自从人类发明了数字符号和对周期性洪水泛滥的认知,统计、丈量就开始从尼罗河两岸普及开来。
再后来,我们讨论这些发展怪异的地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劳动群体是不会自我发展出一套计算逻辑、文化的,哥贝克力石阵作为人类第一座宗教场所,地位神圣,人们之所以创造出如此大的场景,并且不是造就城市中心,是源于对自然的敬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