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长屈肌
趾长屈肌Flexor Digitorum,位于小腿胫侧,起自胫骨上部后面,比目鱼肌线下方。至小腿下部踝关节上后方形成长腱,长腱先行于胫骨后肌腱内侧,至踝关节后方转置胫骨后肌腱后侧并与其共同包裹于一个纤维鞘内,行向足底。肌腱于楔骨远端发出4条肌腱,行向2~5脚趾,并止于2~5趾远节趾骨底。
拇长屈肌
位于腓侧,在比目鱼肌起点的下方起自腓骨后面中部,向下经踝关节后方及屈肌支持带深面,转入足底,止于拇趾末节趾骨底。作用是跖屈踝关节和屈拇趾,并协助足内翻。
共同功能:从图三看,此肌肉的功能收缩抓脚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提高足弓(从内踝绕下来的)。
共同近固定:使踝关节从脚底下屈,足跟向上提(绷脚背)
共同远固定:足尖站立的姿势(踮脚尖,提脚跟)
指长屈肌和拇长屈肌的区别:
1.从图一可以看到拇长屈肌的肌肉会比指长屈肌要大,因为我们走路的时候大拇指蹬地的占比要比其他4指要大(足底压地的力量大拇指约占40%,根骨约占50%,剩下的百分之十)
2.肌肉的长向拇长屈肌是向内长的(图一)所以有个协助内翻的功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