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晨6点起床开始,我就为我这一天的学习进行了安排。早晨从《这样读书就够了》,无法做到对这本书知识的概括总结,虽然已经读了好几天了,但是对书里的框架还是整不清楚,我也知道这本书很好,对我后续读书也非常重要。因为读书这件事我是一直要坚持✊做的事。然后呢,我就疯狂去简书上看别人的读书笔记,但是说句真心话。读书笔记是别人读书后的输出,这个笔记对于写笔记的人来说,这个是他读书后,他总结出他认为的重点,或者是他总结的心得。但是对于读的人来说,读书笔记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由于不是自己总结的,所以读起来也是特别的晦涩难懂。所以简书上的读书笔记怎么用呢,两种用法,1,看一本书之前,先看看别人读书笔记,了解个大概,如果能解决我的问题,对我有用,可以再下载电子书或者购买纸质图书。2,看完书之后,如果自己没整理读书笔记啥的,可以用别人读书笔记进行复习。 但是我今天犯的问题是,总是刷简书里文章,并且只看阅读量特别高的文章。结果是什么呢?越看越没耐性,越看越焦虑。
开车过程听晓书童讲解《把时间当作朋友》,实际没咋听进去。
坐沙发听书过程犯困,也是效果不佳。
下午又听书,又看简书。同样又是焦虑。
刷简书,只看早起,自律,相关标题的文章。教的方法实在太多,目前做到的只能是拓宽我的眼界,就像晓书童解读把时间当作朋友里面谈到的,读书记不住里面谈到的,有时你感觉你读书没记住。不知道读的啥,但是过段时间再读到同样内容或者相关内容时,所以说:书绝对没有白读的。
然而这么刷,虽然比刷抖音有意义多了,但是这样漫无目的的刷能起到的效果,当然也是相当卑微的。学习也会,看书也好,看简书上的文章当然也是学习,既然是学习,那当然要以解决自身问题为导向的筛选知识,如彭小六的书《让未来现在就来》里面提到的,知识要学对自己有用的。
后来又无意间刷到了 目标和计划相关的文章,又把我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感想是我目前这么漫无目的的学,是不是因为做好目标和计划呢?是不是有了目标和计划我就能做好读书,习惯培养,读书,锻炼等对自身成长有好处事项的完成。
所以,我又拼命的刷,想找到教我制作目标和计划的方法。但是方法多种多样,根本分不清楚哪种适合自己,当然都收藏了,留着以后看。看来还是这囤积症,目前也不清楚这些知识对我来说到底有没有用。并不是,收藏了,知识就是我的,也不是收藏了留着以后再看,那么收藏完成后,以后再看的概率有多少呢?所以我老毛病又犯了,一方面是急于求成,另一方面是,追求知识完美,就怕有遗漏。那么真正应该做的什么呢?其实冷静下来,我其实犯的就是又要使用我以前的总是失败策略。有了完美的目标和计划,我就能更具目标和计划整理思虑。
借助《把时间当作朋友》一方面是自己的无限欲望,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