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面对我们眼中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求上进的懒惰孩子,其实是学不进去,玩不痛快,经常纠结的。
其实,如果他们不努力学习而能心安理得,那也还不算最坏的结果。
更坏的是,老师、家长的压力变成了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压力,内心冲突由此产生:
一方面,如果去学习,那是顺从了他人的愿望,自己会显得不那么独立,在青春期,独立的愿望是很强烈的;
另一方面,如果他们不学习,理性告诉他们,这样做可能对自己不利。所以不管怎样,都不可能有内心宁静。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论是文凭、面子、金钱、权利、名声……这些目标达到了之后,难道就不需要学习了吗?把目标定得如此之僵硬,一旦达成,学习的动力就会丧失。
有好多人在艰难困苦时精神抖擞,而在功成名就之后反而萎靡不振,就是这个原因。
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他们学习的最原始动力。不需要任何修饰,纯净而自然,而且比任何其他力量都要强大的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使是从纯功利的角度,我们也不要去伤害它,也没有必要用任何低级或高级的动力来替代它。
教育自己的一个孩子很难,教育教室里的几十个孩子,更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