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可透光的清宫玛瑙
赏心悦目
清宫最出名的器皿无疑是玉器,可在清代前期,由于西部准噶尔叛乱,玉路不畅,玉料来源受阻,康熙、雍正朝时期治玉数量远不如乾隆一朝。我们就来欣赏一组不可不多的清宫玛瑙器,精致丝毫不逊于玉器!
雍正时期
天然玛瑙制成,乳白色的底色,飘着黄色及黑色的片状花斑,间有细密如缠丝的条带状纹路,散发出浑然天成的气息。盏身光素,敞口微外撇,圈足亦稍外撇。器底铊刻篆书“雍正年制”两行款。18138206559器形简约轻巧,抛光精亮。此器用于饮茶,为茶盏,原贮紫禁城乾清宫,可见皇帝对其的重视。所附木座呈几形,线条简洁,底板镂空,腿内勾处套有一活动的圆环,精巧细致。几座与玛瑙盏相配显示一种典雅之气。
雍正时期制作了一批玛瑙器,清档有载,雍正曾口谕造办处“往秀气里收拾”、“往薄里磨做”。
这批玛瑙器皿,多为光素的杯、盏、碗、盘等,这些器皿除款识外,不加琢任何额外雕饰之纹,而是充分利用玛瑙天然的纹理之类,展现了雍正对器物典雅素净的要求。 如今,这批玛瑙器有的在北京故宫,有的则在台北故宫。
乾隆时期
乾隆皇帝虽爱玉成痴,但他也同样对其他的材质有着关注。乾隆时期依然延续着玛瑙器的制作。
杯为花玛瑙质地,灰白色玛瑙中有黄褐色斑纹。器为不规则圆形,一侧凸雕一螭龙为杯柄,螭的双前肢及嘴均搭于杯的口沿上,下肢及尾部与器外壁浅浮雕的桃花枝叶相互连接缠绕并形成器足。底部琢阴线“乾隆年制”四字隶书款。此玛瑙杯的形制为明代的制式,雕琢技法为明代琢玉技法,款识应为清乾隆年间后刻。
碗花玛瑙质地。圆形,直口,腹较深,底为圆形圈足。通体有自然形成的灰黑色花斑纹,内外壁皆无纹饰。外底内阴刻“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碗的质地上佳,作工精致,从形制上看作品的制作年代早于乾隆时期,款识可能为后加。
托碗花玛瑙质地,呈现白、灰、红、紫红等几种颜色。碗为六瓣葵花式,圈足。内底阴刻双竖行“乾隆年制” 四字篆书款,其下另刻有“甲”字。盘亦为葵花式,中心凸起圆形碗托,内刻“甲”字,底为圆形撇口足,足内阴刻双竖行“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碗的颜色以浅色为主,间或有红斑、紫斑,而盘则与之相反,以深色为主,显然碗与盘使用的不是同一块料。两者相互搭配,色彩上浅下深,活泼中不失稳重。
这件为台湾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玛瑙双耳爵,玛瑙质,浅灰,有黄、褐色斑,半透明。全器仿古铜器之爵形,有象征式的柱、流、尾,还雕了两个“a”形器柄。口缘刻弦纹一道,圈足内琢"乾隆年制"四字篆款。
清宫玛瑙制品
这件玛瑙香炉为红褐色,盖为钟形,顶部盘踞一螭作为纽,盖身饰三只象首,象鼻弯曲,各勾住一个活环。炉身两端装饰以龙首穿环耳。炉体外壁浮雕折枝牡丹,底足为狮爪状。该器不仅器形较大,而且将当时玉器装饰的多种流行元素都运用在其中,工艺精细而华丽,不失为一件精品。这件香炉被收藏于杭州博物馆。
人们从新石器晚期就开始使用玛瑙器,而古代的玛瑙器不仅在造型与功能上与玉器十分接近,因此,制作玛瑙器的工艺也与琢玉相仿。这些薄如蝉翼玛瑙器的做工精细,抛光技术精湛,令人叹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