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在夜深人静时纳闷,我今天到底做了什么?
可曾梦想“有朝一日”可以着手什么计划、展开什么行动
——但那“有朝一日”永远不会到来?
我们都努力为重要事腾出时间。
我们信心满满地开启每一天
——然后时间就被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报告、回不完的讯息淹没
有时仿佛疲惫不堪和注意力不集中已成为我们的默认状态。
要是你可以跳出仓鼠轮、开始掌控你的时间和专注力,该有多好!
是的,最近的我就如上面所描述的一样,不停地忙,不停地转,自己想要做那些计划被我束之高阁,总想着等我忙完。然而按照最近的忙碌程度,估计这还有得等。
晚上睡前,我会习惯写今天的总结和明天的计划,我会经常觉得时间不够用,总会觉得哪里哪里,我应该处理得更加快,不应该被哪些事分心等等。但是我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方法来避免这些分心,或者说逃过这些坑。
在这个互联网科技的时代,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不谈别的渠道,就单单公众号的文章,我都看不完,太多了。而微信就是一个最让我分心的app之一,本来打开可能就是扫个码或是回个讯息,结果不小心点了哪个群,哪个文章,把自己最初想做的事都忘记。等回过神来,30分钟过去了。
最近据说佳能R5,R6要在7月初发了,好奇的瘾被勾起来了,总是时不时去看看有没有更多相关新闻,一不小心又掉进资讯的漩涡里了。一个小时,也就这样过去了,无奈的感慨,时间哪去了。可是我很忙啊,忙疯了,结果分心让我更忙。
某天,我看到关注的YouTuber 艾尔文在推荐一本书,这本书由设计冲刺的两位作者Jake Knapp 和John Zaratsky写的,书名是【生时间:高绩效时间管理术】Make Time: How to focus on what matters every day (暂时只有台版,国内无)
02.png这本书不仅仅只是在说管理好时间,更是在重新设计你的生活。生时间,不是教你如何把一整天填满,目的在于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更多时间来做你真正在乎的事。
书中介绍4个步骤:精华Highlight、雷射Laser、提振活力Energize、反省Reflect。 通过这4个步骤将时间掌握在自己手里,每天设立一个Highlight, 让你一天时间更有焦点,更专注于重要的事情上面。
书中还提到【时间陨石坑】,一个很有趣的概念,指的是你原本只想做一件小事,比如看个时间,结果就被其他吸引了,然后一个小时,二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
这本书抓住了我的痛点:忙碌生活中,如何始终完成我的Highlight,就是我的最重要计划,然后又可以避免分心。所以我赶紧上X宝,搜索书,下单。三天焦急等待中,书终于到了。马不停蹄的花了两天时间把书看完了,之所以为什么没有一天看完,因为太忙了….
看完后,兴奋的我,急着与你们分享,所以文章就产生了。
先和你们说说,看完书后,我手机屏幕上的改变。
03.png是不是觉得有点看不懂,有点奇怪,平常看到的手机桌面都不长这样。我根据书中提到关于避免分心的一个方法,把手机的桌面重新洗牌。事实证明这很有用。
没改前(忘记截图了,可以脑补),我把常用的十几个app放首屏,比如微信、信息、钉钉、淘宝之类的,所以一解锁手机,如果微信有信息,就会反射性点进去看,然后就掉进时间的黑洞。有点强迫症,每次看到信息的红点点,总是忍不住要去清理消息。偶尔无聊点下淘宝,万丈深渊啊….
改完后,完全不知道这几个在哪,大幅度减少我分心的可能。首屏空空如也,也不用点什么,因为不知道要点什么,没东西点。当然我没有卸载它们,我还是需要用到,但是这在某种程度上延长了我的使用路径,通过搜索才能找到,加大难度,也阻挡我使用他们的频率,所以除非必要,我就不会点进去。我还顺手把siri的搜索建议给关了,那些建议也是我分心的源头之一。
这个办法,真的让分心的事物减少了好多。
写了这么多,接下来具体聊聊,“生时间”的4个步骤。
精华 Highlight
作者指出,每一天的生活都需要一个Highlight焦点,而不是无头苍蝇般的忙碌。当你不掌握自己时间的主动权时,你就会一直在配合别人的时间表。在以别人的优先事项为优先事项。
积极主动、为你的生活设立目标,打破【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的模式,将时间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如何挑选你的Highlight呢
- 急迫性:今天一定要做
- 满足感:做完这件事,能带给你巨大的满足
- 乐趣:因为喜欢而做
至于具体选择哪一种,相信你的直觉吧。不要太纠结,纠结其实也是一种分心,也是一种时间的浪费,如果不确定A还是B, 那就今天A,明天B呗,这又有什么损失呢。
如何为你Highlight生时间呢
为Highlight排时间
-
先确定要用多少时间,建议在60-90分钟之间。
少于60分钟,你可能还没进入聚精会神的状态,但超过90分钟的专注,多数人会需要喘口气。 -
写清楚什么时候做
-
将它写在你的日历上,如果没日历,就写在便签上,贴在电脑前面。提醒自己要为Highlight排时间
锁住时间
找出一天当中一定不会排行程的时间段,把这个时间锁住,如果有人约你,就表示已经有计划了。
本书的作者John是晨型人,早起后,有2个小时是自由时间,他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来完成Highlight。而Jake恰恰相反,他是夜猫子,他的时间是晚上9点半(孩子睡觉后)到11点半。
你也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情况,选择你可以空出的时间来安排。
推翻你的行事历
如果你的行事历从早5.30到晚上睡觉前都排满满,怎么办?
推翻你的行事历,重新排时间,把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不一定要今天做的,推迟时间。比如压缩会议时间,或直接推到下周。
做完就收
作者提到【做完就收】,不等到自己精疲力尽才休息。因为精疲力尽时,意志力更难抵住诱惑,容易分心去做其他的事。
雷射 Laser
第二个步骤是雷射,意指像雷射光束一样专注于当下。顾名思义,就是专注。
今天的我们,真的很难完全的避免分心,因为分心太简单了,产品越来越好用,消息提醒越来越及时,在这方面算法真是功不可没。
算法算得清清楚楚你什么情况下会打开哪个消息,哪些产品会让你想打开看看,哪个推荐会让你迈不开脚步,想直接买回家。
设计师们也在每天绞尽脑汁地想如何让产品更好用,更符合用户习惯,运营同学们也在努力想各种花招吸引你留下来,这么多坑,你在庆幸逃过618的同时,可能你正在 为双11预备。
所以,怎么办呢。作者提出了个很棒的方法。就是让令你分心的产品变得不好用,或者加长你的使用路径,当你觉得使用XXX很麻烦时,很大程度上你会不想用,你只会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去打开。这在无形间增加了你的使用成本,减少你分心的可能。
作者写了很多策略,这里简单介绍我觉得比较好用的方法,全部的方法可以参考文末的脑图图片。
1. 退出登录
那些让你分心的产品,退出自动登录吧。让每次你想浏览的时候,都给自己设一道门槛。这对我很有用,不管现在登录做得多方便,要登录这件事,也击退了我好多热情。
合上电脑前,把该退的都退了吧。用mac后,电脑就没怎么关机过,这样产生了一个新问题,浏览器的页面也很少关,会把一些经常使用的网站留着。
但是这样,却也会造成分心。本来是想上网查个简单事情,一打开浏览器,那些我喜欢的网站扑面而来,结果看下看下,完全忘记当初为什么打开浏览器了,浪费了好多时间。所以离开前,把网页都关了吧。
2. 清理主界面
这个建议,就是为什么我手机首页会变成那样的原因,这真是个好方法。
03.png- 把容易分心的移到最后,或删除,或放到你自己也记不清的地方
- 第一页为空,保持专注
- 第二页,最好放生产或效率类app,或其他一定不会让你分心的app
- 每页只有一行
- 底部可以不放,也可以放让你不分心,但是要用到的app,比如地图
强烈建议试试,你会神奇发现,世界安静了许多。
这时候,搜索就发挥它的作用了,该搜索时,就搜索。不该搜索的,我也懒得打字去找它。对了,不要忘记关闭Siri搜索建议。
3.慢点回复
主动掌握时间和节奏,而不是被别人掌握。
立即回复传递的信号是,我有空,我会停下我手上的工作,把你摆在前面。
工作当中其实很容易被打断,消息响不停,可能你一天的时间有1/3花在沟通上。但是其实我们可以慢点回复,把手上的事做做完,比如晚个5分钟。有时候思绪被打断后,再拉回来,这个时间代价更大。根据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葛洛莉亚马克的一项研究,人在被打断思绪后,要花23分钟15秒,才能重新回去。
如果是一些需求或是产品上的沟通,你发现无法用几句话讲清楚的,果断建议你拉会议聊吧。不管是面对面还是视频会议,会比打字更清晰,也更节省时间。
提振活力 Energize
想像你的身体有颗电池,而当电池空的时候,就是精疲力尽的时候,你会觉得身体被掏空了,这时候很容易掉进一些会让你分心的事物。然后你会觉得更糟,因为你又累又气自己浪费时间。
挑选Highlight, 并专注其中,真的很耗精力,所以秘方就是提振活力。因为拥有活力,就比较容易维持注意力,避免回应分心事物和别人需求。
要获得足够的能量来维持专注高效的大脑,你需要好好的爱护你的身体,不要overloading使用。
对于提振活力的办法,主要是运动、吃健康的食物、适当并善用咖啡因或茶、离线远离网络世界、花时间与家人朋友相处、休息。
以上的建议,可以一个一个去尝试,看哪个建议对你是最适合的,最能提升你活力的,不一定要做到所有的。因为有些建议可能对某些人来说,可能不是充电而是耗电。比如花时间与家人相处,对我来说很耗心力的一件事。
PS: 若需要书的整体脑图,可微信留言邮箱地址。
反省 Reflect
欢迎来到生时间的第4步,也是最后一步。
做纪录,追踪成果。每天反省是否有为Highlight生时间去做,以及你的专注程度。你需要记录你拥有多少活力,使用的策略,是否有效,无效的原因是什么,并为确定明天的highlight要做什么。
放记录表
表格是为了记录,也是为了更好的帮助你可以更了解一天当中自己的情况,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调整计划,让计划更好用。能为你所用的,才是 好用的。
如果一开始失败了,不要苛责自己,给它一点时间。请记得,你的目标不是追求完美。
现在就动动手,动动脚,行动起来吧,不要等“有朝一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