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陕西省“名师大篷车”开到旬阳,本人有幸观摩了省级教学能手阎老师的示范课,使我获益匪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目标。课标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段话明确了语文素养的内涵: “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为落实这一目标,许多语文老师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仍然收效甚微。省级教学能手阎妍老师的示范课《春酒》,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道美味的、丰盛的营养大餐。我以为,食之有味,才能行之有效。
一、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45分钟的课堂,要落实好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表达、写作的确不易。阎老师课前结合旬阳实际精心备课,深入挖掘教材,反复修改,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在读思听说中逐步深入文本,体验情感,发掘意蕴。
课堂上,老师运用速读,默读、跳读,大声朗读、品读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艺术,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唤醒生活体验和智慧,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并在阅读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培养。
二、语文味表现在“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试想,学生不认真朗读课文,怎么能进入到作品的内层与作者进行“对话”?怎么能受到熏陶、感染?怎么会有审美的愉悦?
闫老师的语文课,既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的及时点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的精神通道,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在反复涵咏的过程中碰撞情感的火花。
如《春酒》一文里“枸杞”的“杞”和“挑剔”的“剔”的读音是许多人都容易出错的,在朗读后,老师的及时更正让学生更明确;“家醅”是本课的一个生词,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是最基本的要求,老师结合语境的强调让学生记忆犹新。课堂主体环节,老师送来三杯酒,第一杯--童心酒。随机抽三名学生分别感情朗读二、三、四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文中哪些细节表现童真童趣?学生交流,通过对“偷偷”、“ 添”、 “靠”、“点”等动词的仔细品味后,明确:表现“我”的活泼顽皮、天真可爱以及对春酒的喜爱和珍惜。
三、“圈点批注、摘抄仿写”的“写味”。
“不动笔墨不看书”这是革命老前辈徐特立同志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圈点批注是对文章的品评、鉴赏,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也是读者的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的过程。
初读时,老师要求圈点课文的生字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重点语句等。听读时,要求批注重要的、精彩的、有欣赏价值的佳句以及感受最深的句子。如:课文第1段中,描写了春节的哪些风俗?品读时,主要解决再读过程中圈点的内容和作批注、写感悟。
有的语句之所以让人感到美妙,是因为表达的意思深刻、精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警策。例如课文结尾一段话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如果读完之后不指导学生去深思、品味,那么学习课文还有何价值呢?这时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有的写道:“最美家乡味,最浓家乡情;”有的写道:“儿时的快乐,母亲的关爱,故乡的淳朴人情,一去不复返”。
最后,老师设计了一个说话写话训练:“当你有一天展翅高飞,远走他乡后,看到《太极城》这幅图片,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写?”这时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好时机。通过这一写,既升华了情感,又训练了语言。
让学生读透文章,给学生真正的阅读和感悟的权利,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真正有自己的创见,达到既“忘我”又“有我”的境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是极好的途径。
感谢闫老师,是她告诉我,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味”,既要重视阅读、理解、感悟,更要讲究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这样的语文课才是行之有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