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路遥眼里的成长之路

《人生》路遥眼里的成长之路

作者: 爱写爱画的穆棱 | 来源:发表于2022-01-09 18:44 被阅读0次

翻开《人生》,是因为《平凡的世界》,后者的精彩让我不禁想看作者的其他作品。而《人生》却让我看到另一个孙少平,一个跟他一样活在底层世界却没有放弃理想的年轻人。所不同的,是两人面对可以改变生活轨迹时的不同选择。

孙少平与高加林都是六七十年代的高材生,他们同样都是黄土高坡上朴实的农民,也有着相同的际遇,不同的是,孙少平知道要改变自己的生活,靠别人是不行的,就算有人可以帮你,也没有自己打拼出来的天地踏实。而高加林却认为,只要有机会,他就能彻底摆脱农民的身份,成为城里人。对改变与能力不同的理解,让有着同样际遇的两个人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

1、面对事业,要像竹子一样向内生长,才能抵抗风雨

孙少平与高加林都是从农村出来的高中生,他们都曾是家里人的骄傲,也都曾回到村里当过代课老师,同样的,也都因为被人取代而失业,重新回到土地上劳作,而回到土地上的两个人却产生了不同的想法,一个用劳动锻炼自己,一个用劳动惩罚自己。

学校里的学到的知识让他们见识了父辈们没有见识过的精彩,也给了他们父辈们没有的才能,孙少平觉得知识学到了,就是自己的,并没有将它作为生活的砝码,所以也没有让它成为自己的负累。《人生》里有一句话:人低了,就按低的活。这句话看似有些颓废与认命,但也是在告诉高加林人生的路,要一步一步踏实的走,不要好高骛远。

而高加林却没有品出父亲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他将自己的才学当成筹码,当成改变自己人生的阶梯,一旦有了机会,就忘了细想这到底是幸运降临,还是不幸的开始。生命的轨迹就这样变得不同。孙少平凭着自己的能力,成为了煤矿上的一名工人,也成为了一家人的顶梁柱和骄傲,他用他的吃苦耐劳活出了自己。而高加林凭着机缘巧合成为了城里人,又因为机缘巧合重新回到那片黄土地,活成了一个好高骛远的反面教材。

都说改变命运是一种积极努力,可是很多人却忘了,改变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们现在教导孩子努力学习,也是想让他们有一个比我们更好更精彩的人生。可是我们却忽略了父辈们的生活哲学,那些看似颓废消极的生存之道,同样也是经过生活的锤炼形成的。我们只想要一条轻松快捷的成功之路,而忽略了脚踏实地的迟缓才是稳步前行的基础。

2、面对爱情,来自心底的相知与相惜才是真诚的爱情

每一种生活都会有爱情,而并不是每一种爱情都会开出美丽的花,我们在茫茫人海里相遇,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注定。

孙少平与高加林的爱情都是让人遗憾的,仿佛在作者笔下,爱情变得比生活更加艰难。可是仔细读来却发现,作者其实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们:珍惜当下的美好,珍惜眼前的人,也珍惜这份注定。

孙少平与田晓霞,高加林与黄亚萍,他们都是有着相同学识与见解的年轻人。不同的是,孙少平与田晓霞不为身份地位所累,只想与有着高度精神契合的彼此相爱相知,可命运之手还是将他们分开了,失去最爱的孙少平痛苦不安的将心从此封闭,用这样一种方式祭奠他们短暂而美好的爱情。而高加林却将爱情看做是一件刻意使用的工具,完全无视爱情的美好。

他在重新回到农村时,用杨巧珍的爱情燃起对生活的激情,却在有了工作后毅然决然的将她抛弃,转而选择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他认为,只有两个有着相同学识的人才会有幸福的生活,全然不顾这场恋爱在还不完全开化的农村,会让巧珍面临怎样的局面。他是自私的,也是讽刺的,他所认为对的一切最终又让他失去了一切。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脆弱的,就因为这份脆弱,信任才是珍贵的,爱情,是两个人发自内心的感情,不是可以用来比较得失的物件。如果说爱情是人生中的温情,那这份温情也是两个人发自内心的相濡以沫和惺惺相惜,如果感情里掺杂了太多的利益得失,那最终得到的也只有遗憾和失落,错过的已经错过,不管你有多么悔恨,也再回不到当初的美好。

3、面对责任,勇于承担才是对亲人最好的回报

在这两部小说里,都有着并不富裕,而且还有些举步维艰的家庭,面对这样家庭的两个年轻人,也有着不一样的态度。

在孙少平的眼里,充满了父亲佝偻的身影和辛苦劳作照顾家人的大哥。在他的心里,为父母分担家庭的重担、为哥哥不为家庭所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为妹妹不像自己,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都是他努力的方向与责任。他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凭着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寻找出路,也为原生家庭争取更好的生活,在家人眼里,他是一座山,让人心疼也让人爱戴。

而在高加林眼里,原生家庭是一种耻辱,他忘了是父母的辛苦让他有了学识,成为了比他们更有眼界的人。他讨厌自己的农民家庭,因为它让他有了低人一等的感觉,所以他不惜一切的想要跳出去。就是这份功利,让他着急忙慌地选择捷径,在根基还未站稳时又迫不及待的想通过爱情让自己彻底跳出农村,真正成为一名城里人。而一切都成为泡影之后,却只有家里人用黄土地一样厚实的胸膛接纳了他,包容了他的自私与功利。

小说的任务,或许就是想用别人的故事告诉我们,成长也是需要辨明方向的,不同的方向会有不同的人生,不管你怎样选择,都要做好接受它的准备。成长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我们会在成长里品出苦涩的同时,也会尝到幸福的滋味,就像幡然醒悟的高加林,就像为工友付出生命的孙少平,他们,最终都在成长中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

相关文章

  • 《人生》路遥眼里的成长之路

    翻开《人生》,是因为《平凡的世界》,后者的精彩让我不禁想看作者的其他作品。而《人生》却让我看到另一个孙少平,一个跟...

  • 人生之路遥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

  • 路遥故居

    路遥故居现在已经叫作路遥文化产业园区。位于郭家沟村,是路遥生活、成长、学习,也是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取材地。...

  • 观《人生》

    看了路遥的《人生》一书,心里滋味颇酸。人生之路,真的是人类这一弱小的物种难以预料的,可是,同时,它后来的种...

  • 《谁在敲门》:三代农民子女的命运变迁,一个故乡游子的怅惘与伤怀

    我读书有限,以往看过的农村题材小说,能想起来的,便是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生》等。路遥所描写的,是他所成长的时代,...

  • 读路遥的《人生》

    《人生》是路遥创作的第一部经典长篇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路遥的文学之路开始步入巅峰,也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学史的地位。1...

  • 人生就是这样

    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从你来到这个世上,就已经开始了你的人生之路。 从我们会走路时,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成长之路,成长...

  • 人生的成长之路

    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以及明天你将成为谁。人生晚吃苦不如早...

  • 路遥的《人生》

    二月份入手了路遥的《人生》,一直放不下手机拿不起书,断断续续的开始,马不停蹄的看到结束。主题思想与《平凡的世界》相...

  • 路遥的《人生》

    只因为村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高中毕业需要一份体面的工作,高加林丢掉了他引以为傲的民办教师的工作。迫于生活的压力,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路遥眼里的成长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au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