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五一假期回到家里,发现儿子的性子更急了。弟弟要跟他玩,一旦抢了他的玩具或者干扰了他的玩法,他会立即发作、大吵大叫乃至大哭;在外面和认识的、不认识的小孩一起玩也会这样。一次,他甚至自己拿了锋利的剪刀准备去攻击弟弟,着实让我吃惊不小。
我的感觉是,一是现在的孩子大多非常自我;二是我儿子很倔强,对玩耍都很较真,必须要按照他的规则来;三是他与弟弟确实合不来,已经一起生活了一年,他仍然非常嫌弃弟弟、并且很容易被激怒。
既然儿子目前是这样的性格,当他出现情绪问题的时候,我认为简单地训斥并没有什么效果(拿剪刀攻击别人这种“恶性事件”除外,这种情况当场要严厉惩罚)----因为他已经在跟自己较劲了,被责骂只会让他处于更加难受的境地,并加强他用发怒来解决危机的印象。而是要分析他发作的真实原因。比如是不是因为弟弟破坏了他的积木,或者是一同玩耍的小朋友挡住了他最后的一段游乐场路径,还是真的是他自己无理取闹?据我这几天的观察,真正无理取闹的情况极少,绝大部分都是有其它原因。
如果是这样,那么要避免出现他被激怒的情形。成年人都很难处理对自己(弱点)的挑衅,我想儿童更难。所以如果减少他与弟弟相处的时间和次数,就能减少他的负面情绪,继而减少他的压力。如果已经发作,那么在他稍微平复之后,可以询问其真实原因,然后再予以开导。例如因为积木没有搭好而生气,可以告诉他,爸爸小时候也不会搭这样的积木,都是慢慢才学会的,所以咱们可以慢慢来啊。要不,咱们现在一起来搭一次好不好...
最重要的一点,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父母在遇到不顺利的事情,都可以心平气和地解决,而不是付诸于情绪,一定会给孩子做出正面的示范。反之,孩子一有状况就大喊大叫,会加深孩子用情绪发作可以解决问题的印象,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另外,对于很多不太好的事情,我们不是对事情本身担心,而是担心别人的看法,以及“自己的表现”。这会加剧我们的挫败感,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处理事情本身上。
你对儿童教育有什么样的建议,欢迎跟我讨论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