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这个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有动笔,现在订阅号数量已经缩减至18个,如人民日报、Lens杂志等等,为摆脱强行安利之嫌疑,在此不作一一陈述。
想到题目这句话的时候,订阅号的提示还不是红点点,是未读数量的数字显示,大红色的数字比点的面积大得多,刚好又是工作较忙的一段时期,一打开订阅,被一个个的数字亮得心乱。
我开始在想,我真的需要关注这么多订阅号吗?于是,一场缩减订阅号关注数量的运动开始了。
本来就是有删除癖的人,不容得太多的东西,列表里稍多一个都会变成心中大刺,里外不顺眼。于是这项运动,颇是花了一些心思。到最后,精疲力尽,却也有酣畅淋漓的快感,负重感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最近在看文案圈倾情出品的《文案觉醒》,其中有一章讲到,人类由古至今,是在经历着一个部落化——非部落化——再度部落化的过程,而新媒体,就是人们在处于独立空间时,运用突破空间限制的网络寻求精神聚居的一个途径。
那么可以说,了解一个人,从他关注的公众号开始。关注设计类,不是从事设计工作,也至少对设计大有兴趣。关注游戏类,那就是游戏发烧友了,说不定可以约来一起开黑。
当你觉得眼前繁乱,请你问问自己,你的精神世界,真的能容下这么多东西吗?我的答案是不能。所以我选择再一次,遵从自己的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