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心得
引子
上了秋叶大叔写作训练营,开始了久违的,目前极度少有的拼命状态。
群里的狂轰乱炸的干货信息,芝士里的一课两说的(文字一版,语音一版,还不重样)丧心病狂的课程。还有输出倒逼输入的打卡作业。这些都是让我去提高写作的资源。
然后我却迟迟找不到状态,从第一期的001号,到现在的第三期。留级大王戴着也不觉羞耻。
如此反差其实只因一个定位。不知道我要写啥?不知道我自身什么人设合适?清晰比努力重要。怎么办?sowt分析下吧
一:何为sowt分析
百度百科上云: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S (strengths)是优势、
W (weaknesses)是劣势,
O (opportunities)是机会、
T (threats)是威胁。
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我说:简洁版。就是综合系统分析一个对象然后做决策。
用于我写作上就是:分析我的优势,劣势势,机会,挑战。让我更看清我为啥要写作,又写什么的。
二:S我写作上的优势
1思维逻辑性强
今天第一堂课叫框架式写作。大叔也说了就是结构化思考。就是培养大家一个有逻辑的思维能力的。这种能力非常厉害,不仅仅在写作上,而是培养一种思维。科学家研究,人脑只对逻辑的东西印象深刻。我们也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有逻辑的话语你才听的清晰。那些唠唠叨叨,絮叨不停的话,反而你一句都记不住。所以大叔的课程其实不仅仅教大家写作,而且有逻辑的思考,和有结构化系统化的思维。有了这个能力,即使不是写作,对沟通,对工作,对生活。都有指导意义。
而我在disc(人类行为语言)的测试中。工作图里可见高c型(逻辑思考与分析能力高)。这是一部分人可能比不上的。而这个能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训练的。我是高校副教授,有18年的教学科研史。老师讲课设计课程要不要逻辑性?科研论文要不要结构化?我也是讲课稿一遍一遍改出现在基本没讲稿只有大纲。我也是论文上核心一次一次退稿到发表。
这是我在赛道直接pass掉好多人的优势。
2在一个平台专注过
在课程中说到,需要先选择一个平台去深耕,拿到流量。我在头条上确实坚持了一段时间。从头条第一期妈妈班,跟学习课,到后来三个月的日更文半年的微头条,我坚持下来了,并且拿到了大v认证和325万的流量。
也算见识过世面,了解平台文的基本打法。
3掌握一定写作技巧
中学语文八股学的还可以,高考语文百分之90多。后来又上了不少教写作的课,写作技巧都知晓。
懂的怎么起个爆款题目,了解文章结构化,明白文章需要有金句(名人名言最好),知道需要有故事润色。
三W我写作上的劣势
1文章没有风格
无论是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好像都不能特别打动读者。
2文章不够细腻
建房子框架对我没什么难度,但漆水泥落砖头一点都不是我的长处。错别字,语病都会经常出现。
四:O我写作上的机遇
1 大叔写作营助力
以前写作课程的内容基本这次写作营没有,给我补充了很多。特别是在风格上,技巧上,我明晰了些具体修改内容。
2 可自由支配的写作时间多
这次写作营,我专门安排了时间。2019年也没有太特殊的事情,对我都是机遇去写作。
五:T我写作上的挑战
回到开始,动力不足。
综合所有,能力不是问题,耐力不是问题。最关键是定位。我到底为什么写?又写什么?
课程第一部分说了六种写作目的:打造个人品牌,赚稿费,推广文案,结构化表达,自我疗愈。
我到底是哪个?
赚稿费?我没有经济压力
推广文案?目前都是卖或者团队做,不是我工作
结构化表达,高c不需要。
就剩下两个。第一期我毫不犹豫的说自我疗愈。我报过马冉冉老师的心灵写作,虽然当时孩子小,没有全部跟好,也没有持续写作,但我也就是把她当做个人成长的部分。而且大叔明确说这次训练营不教这类。
那就剩下个人品牌了。嗯,我好像就要这个。但有两个纠结。
1 我是什么标签?本职是管理学副教授,兼职是育儿教育机构领导者,2019年定位为顾问。那个才是我想让大家真正认识我的内容?
去年ip营刚进入,教主非常关心我们的成长和链接,把西安当地的拉了一个群,也是我经常自豪的说,我是教主加的我。但教主在给我们做介绍的时候,这个是名记者,哪个是名企业家。到我这里,教主想想说,爱好广泛。是啊,我一直以杂家自据。但别人也会模糊,想帮你都不知道怎么帮。
走走,越来越知道职业标签的重要性。那么我打什么给别人?育儿?好像不是我想给民主的,我个人觉得我学科学育儿就是妈妈的本能,不值得我去宣传什么。那么我近期做的主要是社群运营,机构管理。其实还是我的老本行,我在这个老本行里深耕了18年。
我前面不希望大家知道是旅游管理跟亲子教育一点都不搭噶。但目前我把知识迁移的比较完美。不过说回来,都是微观管理,大道相通。
而且19年我自己也希望是中小家庭教育机构的管理顾问。那么这个标签是这样了。
2个人品牌需要系统化运营,精力时间?
作为已经在事业(本职)上有一定收获的,其实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并不高。更看重家庭与个人成长,最终的幸福人生。
个人品牌的系统化运营,打造多平台矩阵,时间精力伤不起。
不过,可以调整的点是,个人品牌,多大的?小而美算不算个人品牌?再小的个体也是品牌。
想好这些,也就平和了。劣势可以学习。挑战可以转化。
最关键,偶尔看到写作私房课,白小白老师说了一句,写书是让她把专业知识更系统化的整理,更精进的研究。这个当时就扎住了我。
是啊,虽然副教授很多年,但从未出过一本书,也是一个遗憾。既然我是做学术做教育的,就把专业更精通吧。
《宝妈团队领导刚要》暂定。
另,也许定位还会调整,也许书名还会修改,但先完成再完美。一步一步走,一步一步实践,一步一步验证。一步一步逐渐清晰。不怕慢,稳稳的经过。
28天训练营目标,最少一周两篇精华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