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在过去,扇子是炎炎夏日里的必需品,同时也是极好的装饰品,带着几分生活情趣。扇子也是身份的象征,一说起羽扇纶巾,我们会想到诸葛亮,一说起芭蕉扇,我们会想到铁扇公主,一说起轻罗小扇,我们又会想到宫中的嫔妃仕女。
而一想到人,我们也会想到对应的扇子,比如想到爱扇成痴的梅兰芳,我们就会想到《贵妃醉酒》里那把拉风的扇子,完完全全地展现出一个雍容华贵的贵妃形象。
小小的一把扇子,可以说是包罗天下万物。那么,扇子里究竟藏了些什么?
小小扇子暗藏大文化
扇子一直以来都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文人雅士在扇子上作画或是题字聊表心意,扇子虽然分量不重,但是承载的情谊很重。东晋谢安送别赴任的友人袁宏时就赠了一柄扇子,希望他多施仁政,扬“仁义之风”。
除了寻常的送礼,扇子还有其他高大上的用途。比如皇帝的仪仗中总会出现长柄扇,为出行的君王遮尘蔽日。唐朝时结婚,新娘子没有红盖头,而是用一柄扇子遮住自己的脸,等待新郎吟唱却扇诗后,新娘再移开扇面,露出自己的真容。
扇子种类繁多,团扇、折扇、纨扇、竹编扇等等,各有特色。中国有三大名扇,分别是杭州、苏州、岳州三地生产的折扇。其中杭州特制的扇子,带着鲜明的杭州特色。杭扇与拱桥相结合,扇面是景,弯弧是桥,桥中有景,景中有桥,俨然是一个杭州西湖。正如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中28个美至毫巅的扇面,惊艳了国内外友人。一把扇子,其实就是小小西湖,小小杭州的缩影。
杭州的扇子又称“杭州雅扇”,春秋时期杭州属越国,当时民间流行麦草扇。传说当时的西施在浣纱溪边与越国大夫范蠡一见钟情,西施制成一把精致麦草扇,在扇上绣上自己的容貌,送与情郎。不料扇子被越王勾践发现,选画中女子西施献给吴王。而到了宋代,大量制扇工匠随着宋朝南下来到杭州,“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中,扇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吴自牧《梦梁录》记载,“杭州城大街买卖不绝”,“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珍异珠宝、时新海鲜、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其中就有“徐茂之”、“青篾”、“周家商铺”、“陈家扇铺”等卖扇的知名店家,卖着细画绢扇、细色纸扇、影花扇、藏香扇等各式各样的扇子。
明清杭扇进入鼎盛时期,有50余家作坊,5000多名工人,诸如林芳儿、张子元、舒莲记、王星记等名店分布在当时的扇子巷、太平坊、保佑坊、三元坊、官巷口、羊市街等商业中心,很多扇子还出口国外。
小小的扇子, 承载的是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普通的扇子制作起来一点都不普通
扇子看上去小小的,其实暗藏乾坤。从选材到制作扇骨再到制作扇面,每一步都要精益求精。
就说选材,扇骨的材料有白竹、紫竹、湘妃竹、沉香、紫檀木、檀香木等等,杭州老牌扇庄王星记制作扇骨选用的竹子,采于莫干山一带,足足生长了6到8年,而且竹子砍下后还要在专门的库房阴干,一两年后才能用于制扇。材料的选择和处理都十分考究。
王星记的招牌扇子黑纸扇,能忍受淋雨、高温、暴晒而不会出任何问题,可是要做到这三个没问题,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心力。扇纸用的是桑皮纸,柔嫩、防虫、拉力强、不褪色、吸水力强,粘合扇骨和扇面不使用易脱落的胶水,而是黄鱼胶。制作一把黑纸扇,要经过制扇骨、糊面、折面、上色、整殂、砂磨、整理等86道工序。而这一系列过程全部是手工操作,一把扇子不知道凝结了匠人多少心血,是真正的珍品。
还有王星记的另一绝檀香扇,制作工序虽然相对简单,但要在薄薄的檀香扇骨上做出精致的花纹,需要熟练掌握一项很难的技术——拉花,即用钢丝拉出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小孔,组成精美的镂空图案。哪怕是最简单的镂空图案,也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拉出不同的小孔。
王星记这些复杂的制扇技艺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作为“王星记”的代表,孙亚青于2014年获得了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而这份奖着实来之不易,背后是几代人咬牙坚持着传承下去。
匠人匠心酝酿出杭扇工艺
杭扇的工艺代代相传,被誉为“天下第一扇庄”的王星记,前身是王星记扇庄,店主王星斋出身于扇子世家,自小随着父母学制扇,苦心钻研,20多岁就成为当时杭州制扇业的砂磨名匠,后来他同贴花制扇作坊的作坊主女儿陈英结为夫妇,两口子一同研究制扇,并开了一家扇庄。由于他们的扇子特别精巧,别具一格,销量好,扇庄一下子发展起来,后来与生产黑白花扇的张子元扇庄、舒莲记扇庄并称为杭州扇业的三大名庄。
当时王星斋是制作高档黑纸扇的磨砂高手,他的妻子陈英擅长在黑纸扇上贴花、洒金,两人合作将黑纸扇发扬光大,成了王星记的招牌扇子。陈英铲贴的泥金“满斗”式花扇,风格独特,还被选为“贡扇”,上贡给皇室。
直至今日,黑纸扇依然是王星记一绝,扇骨平整光滑,纸面柔软轻滑、坚韧耐用,图案色泽鲜明光亮,收折灵活,可吹走暑气,还可遮阳挡雨,有“一把扇子半把伞”的美名。从此王星记的手艺代代相传,一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可这样的王星记,也免不了受到工业化的冲击。我们有了电,有了电风扇,有了空调,似乎再也不需要扇扇子乘凉了,而且王星记的扇子一直守着原先的技术,销量每况愈下,一度面临亏损的危机。再加上1994年的一把大火,烧毁了王星记的厂房和价值近千万的名人书画,“王星记”几乎就要在这把火中燃尽自己了。
可当时在王星记的孙亚青没有放弃,她毅然决然地当起了厂长,背起了一百多万的负债,对王星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企业扭亏为盈,并在48岁的时候,成功推动王星记的“制扇技艺”载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G20期间,王星记提交的扇子被选为G20峰会官方纪念礼,杭扇在国际上也获得了一席之地。当下很多传统工艺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可王星记却唤醒了我们对传统的热爱,实在是难能可贵。这背后是匠人的高超技艺和一生只做一件事,永不言弃的匠心。
孙亚青说她40年来只做一件事——做扇子,并坚持手工制扇。她坚信,每一把手工制作的扇子都是有生命力的。而且只有手工制作的扇子,才有足够的生命力。
是啊,文化传承的核心是人,工业自动化的时代省去了我们很多不必要的劳动,可真正的手艺是不能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的,只有匠人用匠心做出的产品,才包含着最深的情谊,才有恰到好处的温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