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阴谋,也许你还不够格

作者: 宁博Villa | 来源:发表于2017-07-12 17:35 被阅读35次

    今天咕咕姐为我推荐了一本万维钢的书籍《万万没想到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并热情推荐我在咕咕姐小咖梦想聚集的微信群里领读。本来我十分抗拒抵触,因为单单从书名上看,这是一本高大上超级烧脑的 书籍,我主观武断认为,我这种大脑一根筋的小女子实在是不合适读这种反常识思维、科学理性严谨的书籍。无奈,咕咕姐的盛情难却,只好硬着头皮啃下这块硬骨头。然而,当我捧起书卷快速翻阅了一遍时,我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这本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晦涩难懂,反而作者把科学新知这块天地的魅力展现得无比清晰透彻。那我今天就把我看到的这一部分《一颗阴谋论的心》讲给大家听吧,希望我能够讲明白。

    16阴谋,也许你还不够格

    这篇文章中,作者在开篇抛出了“你相信‘巧合’吗?”这样一个问题,引出了阴谋论的话题,很多人很善于在本来没有规律的地方寻找规律,我们也非常擅长在本来没有联系的事情中发现联系,并且用一个简单理论对这些事情进行解读。文中通过美国的阴谋、合理性与可能性、目的与科学的正反举例进行了论证。

    在美国的阴谋这部分中,阴谋论者认为,马航失联其实是中美“两个大佬”较量的结果,而且中方目前稳操胜券;通过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6个最流行的医学阴谋论对1300个美国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49%的美国人至少相信其中一个,18%的美国人相信三个。从而作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相信阴谋论很可能是人的一个思维本能。人们总是希望给复制而混乱的世界找个简单的解释,这个解释就是有某个强大的力量,怀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控制一切。所有这些阴谋论者都有一个共同思维模式,即不承认巧合,不承认有些事情自然发生的,认为一切的背后都有联系、有目的。

    比如,中国的公务员考试,有些进入面试的考生最终名落孙山,往往第一时间不是去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而是质疑公务员面试制度,一厢情愿地认为面试的过程中存在着某个巨大的阴谋,正是这个阴谋使他与公务员队伍失之交臂。

    在合理性和可能性这部分,通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琳达是个银行出纳员”与“琳达是个热衷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的可能性哪个更高的实验,得出了增加细节也许可以增加合理性,但是一定会减少可能性的结论。这是我们初中学过的概率论的常识,A和B同时成立的可能性小于等于A成立的可能性。

    在目的与科学这部分,作者讲到的一个观点,很多人思考往往处于童稚状态,像孩童般那样认为,万物有灵,每个物体都是活的;一切东西都是人出于某种目的造出来的-人为主义。比如孟子,他有“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流芳百世的格言,在他看来,苦难是老天想训练你,我们可以把苦难当成上天对我们的考验。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天生万物的目的是为人,苦恼的人世是为了锻炼人。其实,杨绛先生曲解了牛顿的“more is in vain when less will serve”观点,牛顿真正想表达是:如果很少的理由就能解释自然,那么再列举更多的理由就是多余的了。

    最终,作者通过“电动汽车之所以迟迟没有普及,不是因为石油公司故意打压的阴谋,而是电动汽车的难点可能包括电池技术和充电桩的普及”的例子得出自己的结论,自然没有目的,人类社会的很多现象往往也没有什么目的,认为凡事都有目的,是普通人思维区别于科学思维的根本之一。

    是呀,就像我们在职场当中,当领导者对某项制度进行立改废时,心机girl或心机boy有时候会主动认领自己是阴谋的对象,殊不知,是他们自己自作多情了,纯粹是领导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的。所以呢,我们有时候大可以活得单纯一点,潇洒一点,纯粹一点,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阴谋针对你啊,不要太自我为中心,绞尽脑汁编织阴谋的时间,不妨做好自己,沉淀自己,投资自己来得更有意义。当你的光芒足以闪耀他人眼球时,也许真有一场大的阴谋向你席卷开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云小霓CC:有些没有看懂😂,这本是在我的书单里,我看完再来评价😃

      本文标题:16阴谋,也许你还不够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nb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