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如何能让时间过的快一点,再快一点?”
我回答,“当你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时间就会飞快的流逝。”
他继续追问,“那究竟要怎样,才能专注做一件事呢?”
“你先去做就是,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自然会发现那件事的别有洞天。”我继续回答。
这就有点像是,坐在台下的观众,永远也不可能体会到台上演员的心境。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意味,只得靠亲身经历,才能获得。
对于今年的工作内容,我适当的做了些许调整,即除了讲授教材上的内容之外,每周抽出一节课,向学生们解读三到五篇的课外论文。虽然,说是课外论文,但我内心却很清楚,这件事对于我,且对于跟我学习的小伙伴来说,是多么的必不可少。
每到周五的时候,我常常会通过关键词搜索的形式,找到我觉得值得探究一番的论文,而后,便进入了略显枯燥,却又极为惬意的研读阶段。说探究论文是枯燥的,是因为,在其中,的确没有任何一则有趣的故事或是一位幽默的人物供我玩味。通篇的论点与论据,使得我不得不在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边读边写边思考。说探究论文是惬意的,是因为,每当熟悉了一个个概念,每当了解了作者所要传递的核心宗旨,每当理清了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每当分离出了核心论点,分论点,以及各个论据之后,一阵阵满足感和成就感,便油然而生。不仅如此,当我把我的探究成果,逐字逐句的传递于跟我学习的小伙伴之后,那种因为实现了自我价值,而萌发的幸福感,久久不能散去。
当我探究其中的时候,我知道,我无非在做两件事,一件是不断加深我已有的认知,另一件,则是我不断习得新的认知。而每当我习得一个新的认知以后,就可以把此认知应用于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比如,当我写作的时候,可以直接把其书写于我的文章之中,比如,当我与朋友闲谈扯淡的时候,也可以把其穿插于我们的话题之中。此外,新的认知还可以成为我的判断依据,即每当我要评判一篇论文值不值得给学生们讲授的时候,此认知,便可以助我一臂之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65956/42815a150130f303.jpg)
在我看来,探究的精神,即是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而此种精神,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又是十分欠缺的,究其原因,自觉是由于我们专注能力的不足。
有时,我会问我自己,“在一天之中,我主动的专注做一件事的时间,有没有超过一个小时?”其中,主动与持续的时间是判断一个人专注能力强弱的核心标准。因为,虽然我们也可能会花费一两个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沉浸于电影,或是短视频的情节之中,但此类活动,却是我们被动而为之的。这对我们专注能力的训练,了胜于无,不仅如此,这还很有可能导致,我们的主动性越来越差。
也就如我上文所说,我觉得我之所以能花费几个小时,去研读论文的核心原因是,我深知如何做到更为主动,更为专注。简单说来,即是我不会只盯着论文看,我会边看,边思考,边在论文上勾画,且我还会边记录。如此,我的几乎所有的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而外界零零碎碎,则被我完全屏蔽掉了。
我觉得,探究一篇文章,或是一件事的意义,除了能加深我已有的认知,以及习得新的认知以外,更为重要的意义便是,你的专注能力会越来越强。而这种不易察觉的变化,足以让我们在做其他任何一件事的时候,都能尽快抓住其核心,都能大大提升我们的效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