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网上看到很多读过《红楼梦》男性发感慨道:“娶妻当如薛宝钗。”说什么林妹妹小心眼、言辞刻薄,身体还弱;不像宝钗,丰腴美艳,端庄稳重,大方敦厚,深得贾府上下一致夸奖。每每看到这些说法,我都想说:识人太浅!宝姐姐可是个厉害主儿,进入贾府没多久,就深得贾府上下一致称赞,湘云认为她挑不出一点儿错来。一个人挑不出一点儿错是很可怕的。
宝姐姐甩得一手好锅。“滴翠亭杨妃戏彩蝶”这一回之前,很多人都觉得宝姐姐大气内敛,宽容圆融,连贾府的仆人都交口称赞。但是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在得知别人在说悄悄话时,不仅不避开,反而走近前去偷听,这种行为实在有损大家闺秀风范。这还不算,偷听到了人家的隐私,不仅毫无愧疚之意,反而还在心里对人家进行贬低:“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自己偷听行为即将败露,她立马利索地嫁祸黛玉,这种冷静、反应迅速,足以看出这样的事情对宝姐姐来说很是驾轻就熟的。
宝姐姐笼络人心颇有艺术。大观园的公子小姐第一次海棠诗社成功举行之后,湘云来了。湘云觉得自己缺了一次诗社活动,便想做东请一次客再举行一次诗社活动。宝钗体贴地告诉湘云,你自己钱又不够,也不好张口向叔叔婶婶要钱,恰好我家佃户送来几筐极大的螃蟹,就给你做了这顿席面。在宝钗的笼络下,湘云成了宝钗的“铁粉”,时常公开维护宝钗。但宝钗这一顿席面想笼络的不仅仅是湘云。因为这一次原本是“诗人们”的文学活动,宝钗却请来了贾母、邢王夫人、凤姐及贾府一中体面丫头,这一箭数雕的智慧让人不由称绝。最让人称绝的是,她居然把冰雪聪明的情敌林黛玉妥妥地笼络了。林黛玉有过目不忘之聪慧,和贾宝玉读过《西厢记》之后,在众人饮酒对对子的公开场合不由得脱口而出,要知道《西厢记》在当时贾府这样的贵族家庭里可是禁书。宝钗随后找黛玉谈心,语重心长地对她进行“女德”训诫。可怜林黛玉自小父母双亡,又没有兄弟姐妹说说体己话,宝钗抓住黛玉的心理,一席话终,让林黛玉不仅反思自己平日里对宝钗处处防备,还决定从此把宝钗当作知己。但是宝钗滴翠亭给黛玉甩锅,抄检大观园时无情地不再收留湘云等等行为,把她前面所谓的体贴关心赤裸裸地暴露了。
宝姐姐骨子里瞧不起宝玉却鼓捣金玉良缘。宝钗最初来到贾府寄居是因为到京城来参加皇宫选秀的,当然后来是没有选上的,送宫花一回薛姨妈给姑娘们送宫里来的时样头花便可知晓。宝钗虽出身于“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但她的父亲已故,长兄薛蟠是个不成器的浪荡子,这孤儿寡母的难以操持薛家偌大的家业,于是薛姨妈和宝钗便将目光投向了贾府。只有倚仗贾府这棵大树,薛家才可能免遭衰败,所以薛姨妈和宝钗就鼓捣出了个“金玉良缘”之说,而且故意将这“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相配之风吹到宝玉耳朵里,搅得宝玉心里风生水起。其实宝姐姐骨子里是极瞧不上宝玉的。元妃省亲时,众公子小姐一起作诗,宝钗就曾当众讽刺过宝玉;后来起诗社,大家都取号,宝钗就用“富贵闲人”和“无事忙”来讥笑宝玉;惜春为刘姥姥画画时,宝玉提出用雪浪纸画,宝钗立即冷笑挖苦:“我说你不中用。”相比之下,黛玉不仅不当中挖苦,反而处处尊重就显得分外可贵,黛玉的可贵我将领起一文专门阐述。大家想想,找个老婆,没事就教训你讽刺你,处处摆出一副高你一等的姿态,你心里能舒服吗?
宝姐姐做戏功夫匪浅。在贾府上自主子下至仆人的眼中,宝姐姐堪称温良恭俭让的典范,宝姐姐曾经教育黛玉也是以“女德”“礼法”为切入点。宝姐姐“不爱花儿粉儿”,连闺房布置也极其清简,为人稳重大气。小小年纪的她,行事却极有手段,在自己的生日宴上,她点菜专点贾母爱吃的软烂食物,点戏也专点贾母爱看的热闹戏,可事实上宝姐姐的行为实在不敢细思,细思极恐。飞燕泣残红一回中,宝钗夜访怡红院,坐着还迟迟不走,连晴雯都伺候得不耐烦了忍不住抱怨起来,因此还惹得黛玉哭泣一场;还有大中午跑到宝玉卧室去,袭人要离开了,她也毫不避嫌坐在旁边给宝玉绣起了肚兜。当时宝玉正在睡觉,身上仅穿着“薄纱衣”。这两个举动,实在不是一个大家闺秀应该有的。嘴上说一派,行事却是另一派,这样的豪放大胆的做派放在开放的现代都觉不妥,更何况是礼教制度严苛的明清时代。
曹公行文,用心极深。对于宝钗这个人物,他似褒实贬暗藏玄机。宝姐姐一派大方稳重知书达礼宽厚仁德的表象之下,暗藏着诸多不堪为人称道的本性。读《红楼梦》,不仅要看用眼睛能看到的,还要用心去看用眼看不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