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经常听家长教育自己:“看到人要打招呼!别人来家里要跟人家聊聊天,别自己在边上一声不吭,那么内向怎么行?”
上学的时候老师也教育大家:“性格外向一点,那么害羞内敛是上不了台面的,要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小孩子嘛,就是要活泼一点才像话!”
他们不知道,对于内向型人格来说,走出家门,对熟悉不熟悉的人进行情绪和信息的交换,是非常耗费精力的事情。
我不太喜欢把事情浪费在等待上面,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又习惯性地想要照顾别人的感受,就避免不了迁就他人。最开始约朋友看电影,大家纠结起来最新上映的电影我们一起去看哪部?看电影这件事情和个人的口味相关,你说看文艺爱情片吧,而我正打算先看美国英雄大片;你觉得纪录片不错,而我听说新上映的悬疑剧口碑很好,不先看了怕被剧透······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先去看朋友想看的。至于我自己,那就下次再独自去。
大学时,有一次和隔壁宿舍同学约好了去看某部电影,14:00开场的电影,约好了13:30出发,而舍友13:20午觉起来,我在她们宿舍门口等到绝望,见我等着她更着急,最后出门走到大门口了她发现手机忘带了又匆忙回去拿,等到了电影院,电影已经开场十几分钟了。
若是同时约上三五好友,那就更麻烦了。人多的时候集合从不按照计划,永远都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迟到或者临时不来。
想要陪伴,就得付出相互妥协的代价。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阻碍了大家的选择,总有人要做一点点的迁就。
当你想要陪伴的时候,不妨先想想,你要的到底是什么?
是让自己内心得到满足,还是让自己在别人眼里,“看起来”不孤独?
长大之后,三观已经树立,你开始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觉得勉强的事情就不要去做,觉得不舒服的境况就尽早摆脱。是内向型人格,就不要痛苦假装自己外向。独处的时候能够舒适自然,就不要强迫自己维持可有可无的社交。
人生太短了,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享受自己的生活最是重要。
因为不喜欢等来等去,后来我开始独自一人做事情。
一个人看电影,逛街
一个人上图书馆,自习
一个人参观博物馆,一个人吃饭······
独自去探索这个世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轻松了许多。
当自己的内心足够有趣时,不顾他人眼光、能够独自前行是幸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