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计划有什么用,计划做得再好赶不上变化。
但是我们在项目里为什么需要排期,工地上有工期。
为了商业交付。有一个明确的期限,在指定的日子里抢占市场,成功上线。时间就是金钱。
然而我们常常会赶不上变化,超出预期,超出预算。那我们需要怎么样才能满足商业交付,加班,或者规避风险,或者将风险在合适的时机解决,或者将风险分散到全局系统,让每个人承担一些。如果抛弃风险,那么就无法成长,你不接风险就会有别人接,要是别人解决了那么在行业里就没你什么事了。
今天碰到一件高峰堆积的事情。
香港局点的一些需求由于是新员工开发,导致不会自测有没有问题。因为他测试也不会。还有因为责任心的问题,把这个问题拖了很久,临近下班才通知已完成。
同时通知来的是,马来局点的开发代码也写好了。埃及局点的代码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写好了(这个不在我的计划之中,但在未知的安排),此时手上还堆积三个马来局点的问题单等待解决。香港的暂时可以忽略。
总体来看,很多事情都是在下班前五分钟通知,这个和周末回家的计划是矛盾的。换个角度来看,在办公室里少说话就可以避免一些新任务的下发。
暴露出什么问题,我们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么?
1.新员工的责任心问题,反正有人帮我测试,我也不会测,开发也有人帮我顶着。属于压力倾斜到别人身上。
2.通知时间,下班前通知,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
3.风险控制的不够精确,这时候发生的风险没法找到足够的人来分摊承担。
4.我的目标是找到新的offer.所以周末回家面试是必然发生的事情,这些风险如果我在场顶住的话应该可以化解很多,然而并不能。我知道公司里存在很多的不合理性,但是这些东西不是一朝就产生的,我也没有想过要去改变一家大公司。
9.22 20.30
昨夜想了想,我的想法还是存在一些偏差,新员工的拖延可能并不是责任心的问题,可能是技术上遇到了瓶颈。然而我们的第一反应却总是怪罪,怪罪,怪罪。要找责任人,这是很正常的思维想法,但目标常常是因为技术操作而导致了超出预期的事情发生。
我们应该怎么规避这样的事情。我们至少要有计划,要有风险意识,要及时汇报进展,要暴露问题,解决问题。
实际情况是没有汇报,没有风险意识,也没有实际的人可以解决问题。直到截止日期才意识到风险的来临,导致后面的任务堆积。
9.23 8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