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100天写作Day 41
文/梁莹
每当我遇到不是特别有主见,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习惯自我检讨,认为搞砸了都是自己的错的来访者我都会特别询问一下,他们的父母是不是要求很高,几乎达到苛刻的程度。无一例外的都是妈妈或爸爸是个要求极其严苛的人。我很心疼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我知道他们成长的很辛苦,因为我也有一位要求极其严苛的父亲,但是我跟许多来访者不一样的是,我找到了夹缝中求生存的办法。
爸妈的严苛会对你产生哪些影响?
严苛的父母会让我们显得不那么自信
在中国的家庭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不能夸的,要戒骄戒躁。所以,如果考了97分,一定会被批评怎么这3分还会被扣,就这么马虎?要是考了100分,也不会得到表扬,我爸就会说瞧你这狗爬爬字,我要是你们老师,肯定不给你100分。一开始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内心是极度受打击,特别泄气。觉得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了,考100分还得挨骂。所以,很多非常优秀的人的内心其实是很自卑的。
记得胡歌曾经在《鲁豫有约》里就谈到,他觉得自己的内心还是比较自卑的。听到这话的很多人一定会晕过去,一个这么帅,戏演的那么好的人还说自己自卑,那我们这些人不得低到尘埃里去了。胡歌的自卑源于他有个要求极其严苛的妈妈。他之所以那么努力的让自己更优秀,就是希望得到妈妈的认可。然而,直到他演完《伪装者》、《琅琊榜》之后,才听到妈妈的赞许。我想一直努力获得妈妈认可的胡歌,即使获得粉丝和外界那么多的鲜花和掌声,但是一直活得很辛苦。
严苛的父母会让我们放弃自己做决定的愿望
在day27天《你害怕做决定吗?》这篇文章里我已经提到过,就是很多时候因为父母的要求严苛,导致他们不能放手让子女做任何事情,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把事情搞砸。小到会挑剔孩子挑选衣服的眼光,大到质疑孩子选择的伴侣。很多孩子都会放弃自主权,选择妥协,甚至是为了讨好自己的父母而主动征求他们的建议。
可能因为我太有主见的原因,周围有很多这样的朋友,他们不断的希望在我这里获得答案而不仅仅是建议。我大学时有个好朋友会特别依赖我,记得有一次买衣服,她一直问我到底买哪件。我发现她开始特别在意我的想法,作为好朋友的我,觉得自己过于强势的想法让她变得太没有主见。所以,那天很邪门我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帮她分析,这让她变得更加纠结。我也觉得自己有点太较真了,不就是买件衣服嘛!不过这件事后我开始意识到,在我生活里的很多人都会因为我的强势,让他们放弃自己做决定的意愿,这看起来不是件好事。一方面不做决定就不用担责任;另一方面他们觉得反正自己总是做错决定,干脆放弃吧!
严苛的父母会让你觉得自己不够好,别人都是对的
由于父母的严苛,他们只会告诉你哪做的不对,做的不够好,让你的头脑中一直有一个信号就是我不够好。然而你却不知道怎样做是对的,只是知道别人说的和做的都是对的。你对正确和错误的判断不是基于事情本身,而是基于这个判断是由谁来做出的。如果是自己做的很有可能就是错的,别人只要对你产生质疑就会动摇你的信心。
你的人生谁做主?
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慢慢发现没主见给自己带来的苦恼。因为很多时候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你来做决定。你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再完全依赖父母的建议,很多问题你不知道该问谁,问同事不一样的答案让你觉得谁都有道理,但是不知道该听谁的;问朋友或者伴侣很多时候掺杂许多个人感情,使得他们的建议并不那么中立,也是你不能完全接纳的。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是你的人生,没有彩排和回程,这是一场单程直播的旅程。你到底希望由别人来主宰你的人生,还是由自己做这场直播的编剧和导演?
如果你是个对别人要求很严苛的人怎么办?
其实,对别人要求过于严苛的人自己也会很痛苦。这是一种执着的痛苦。因为,你一直会觉得很少有人会是你想象的那样。事实上,别人为什么要按照你的意愿成长呢?尤其是你身边的人,如果老公洗完的碗,你觉得洗得不干净还要再洗一遍,他绝不会再主动洗第二次。所以我经常跟朋友说,要么你就不要抱怨老公不干活;要么你就放低自己的标准,好好鼓励他,让他做的越来越好。这一点我觉得孙莉就做的特别好,黄磊说他之所以那么爱做饭,就是被孙莉鼓励出来的。从一开始孙莉就觉得黄磊做的饭是最好吃的,就这样培养出一个黄小厨。作为一个对别人要求严苛的我来说,这也是我不断提醒自己的,就是并不是只有你的标准才是唯一正确的,我们需要允许多元化的标准。
如何重新获得自主权?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特例,就是虽然有个严苛的爸爸,但是我还是很有主见。所以,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没有变得没有主见呢?我想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每次我都会特别有理有据的驳回我爸的近乎强权的命令。虽然会有冲突但我并不是胡乱的叛逆,而是非常理性的说出我坚持的原因以及最终产生的结果。当然,这种起义不适用于所有人,只是想说明一点,如果你想坚持自己的决定,首先你自己要极其确定你这么做的原因和结果。很多人在申讨主权的时候,经常会被爸妈的三两句话就打回原形。所以,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就像是打一场辩论赛一样,你需要真正认真思考并且找出支持自己立场的依据和漏洞;另外,还要找到父母坚持立场可能会提出的依据的漏洞。
当然,我们并不是为了讨回主权而站在父母立场的对立方。我们既要以开放的态度倾听别人的建议,也要学会不被他人的建议左右你的想法。你需要先把他人的建议放在一边,不让这些观点干扰自己的真实想法。要让自己这杯水沉静下来,逐渐沉淀下来,你的内心清净了,才能看清本来的样子。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陪伴。
我是心理咨询师,也是生涯规划师。
虽不是琅琊阁,可也做的是解人疑惑的事。
欢迎咨询,欢迎勾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