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光华)
每个来过郑州的外地人,对郑州人总有一个共同的印象:郑州人没有夜生活。
晚上十一点,正是很多南方城市夜生活的开始。这时的郑州,大部分的地铁和公交停运,商场超市也都关门休息了,走在街上只有明晃晃的路灯、居民楼亮出的暖色光线,和不时驰骋而过的汽车远光灯。
(摄影:光华)
都说郑州的夜景特别美,可是夜色下的,郑州人都干嘛去了呢?
01
老张 44岁 职业:代驾
(摄影:光华)
每当夜幕降临,正常工作族都纷纷下班回家。这时才算是老张真正开启上班的时间。他的夜生活就是工作。因为疫情影响,老张白天还兼职了一份外卖工作。
深夜则穿梭与大街小巷,在狭小的车厢里,在弥散的酒精中,围观着一个个或疲惫、或兴奋、或失落、或不省人事的人生片段。
(摄影:光华)
工作性质的特殊,让他不得在深夜独自出行,去接触醉酒的乘客与陌生的夜路。 习惯性的在城市中穿梭,出没于夜店、酒吧、KTV娱乐场所,为的是肩上扛着的生活。
深夜的车内,形形色色的人。大家都脱下在社会中的面具,和偶然相遇。而且这辈子,可能只有这一次会面。
在我眼里他更像是午夜摆渡人,过客的故事,就是自己的夜生活。他们是代驾,载着意兴阑珊或尽兴而归的人回家。
02
王姐 40岁 职业:财务
(摄影:光华)
王姐的工作单位在北四环,家住在大石桥,每天上下班都要赶着点挤地铁倒公交,每天六点钟下班,回到家差不多都快八点了。
刚刚复工的老公工作也变得更忙了,回家前去婆婆家接女儿的任务就交到她头上,接完孩子在去超市买好菜,再回到家中,时钟已经转向了晚九点。
王姐说:“在一地鸡毛的家庭生活中,如果能够认真对待一两件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坚持下来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咱们不要说诗和远方什么高大上的目标,喜欢的事情可以是任何让自己感到愉快和充实的事情。”
但是自从有了孩子那天起,生活完全就变了,她夜生活的全部就都是陪伴孩子,只要孩子以后有出息,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03
小李 24岁 职业:销售
来自安徽的小李在郑州读的大学,去年大学毕业后就继续留在了郑州工作,“郑漂”的生活并不轻松,“月光”更是常事,每晚下班后的活动就是回家刷微博,和朋友玩游戏开黑。“新郑州人”不敢有夜生活。
为了省房租和交通费,小李和同事一起在公司附近租了个一居室。即使这样,东区附近一个月的房租还是快花去了她工资的三分之一。家里父母身体也不是特别好,每个月也会固定往家里打钱。
“也曾经想过回家发展,但是出来五年了,这么回去是会被别人看笑话的”,小李说这话时还无奈的笑了笑,“我早就习惯这里了,我也很喜欢郑州,要是真的回到老家,在重新开始还真有点不太适应。”
(摄影:光华)
每晚下班回家到的小李坐在窗前看着万家灯火,更加坚定了要加倍努力的决心,尽管现在经济上的压力暂时让她没有办法享受真正的夜生活,但她想等自己存下钱之后就接父母来郑州。和他们来看看郑州的夜!
04
“老田” 28岁 职业:设计师
如果问郑州的凌晨是什么样子的,那老田最有发言权。
明明是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为什么被叫做老田呢?答案可想而知,这年头作为一名“设计狗”,头发少根本不足为奇。由于工作的原因,他的生活中,加班熬夜是常事,凌晨两点的郑州,他不仅见过,甚至还像老朋友一样熟悉。
(摄影:光华)
就连疫情隔离在家期间,他的工作也是忙个不停,前段时间,是他和交往5年的女朋友的纪念日,特意提前赶工完成工作,打算亲手给女朋友做顿佳肴,吃完再一起出门逛逛看看郑州的夜景。
谁知道,做饭途中,甲方的一通电话,他就把女友一个人留在厨房,自己赶紧打开电脑修改图片。女朋友无奈的自己给自己做了顿饭,她也早已习惯这样的老田。
要问老田的夜生活是什么样子?除了加班还是加班。
05
刘大爷 69岁 职业:退休
在刘大爷眼里,晚上的时光就该留给家人。而且刘大爷经常说到: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年纪大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太理解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动不动就要出门吃个饭、唱个歌,一玩就是一通宵。
在他心里,夜晚就应该交给亲人,只有一家人在一起,这颗心才算有了归属感。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在刘大爷眼里才是最舒服的状态。
自从退休以后,刘大爷就变成了这个家的“专职”管家,照顾一家人的衣食起居。早上天刚亮就拎着篮子去菜市场买新鲜的蔬菜水果。计算好家人的下班时间,刘大爷就开始在厨房大显身手,
“最近的天多冷啊,得让他们回家有热乎饭吃”。晚上不就该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在一块儿,吃点东西再说说话么”刘大爷的夜生活就是和家人在一起。
你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或许现在还不如意,但他们都能在郑州这座城市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每个夜晚的他们,都在为了想要的生活而努力着坚持着,也正是因为他们,才把郑州的夜,点缀得更加迷人。
(摄影:光华)
郑州人不是没有夜生活,反而郑州人更懂得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