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高三了,无论你承认不承认,他都成为全家人关注的中心,并非我们做家长的太功利,而是当前社会的应试教育机制决定了我们必须和孩子站在一起,所以来年6月的那场高考,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高考,而是我们全家人的高考。作为家长,我们不能替孩子去考试,我们只能做孩子的陪伴者,支持者,同行者,如何做到这些呢?我想结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1、身心陪伴
到了高三,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在有限的相处时间里,孩子也多半在写作业或用自己的方式放松,那么,我们该怎样陪伴孩子呢?有这样几个建议:
(1)身体陪伴。孩子在家的时候,尽可能在家,即便不在孩子的视线范围内,也要在他的呼吸范围内,让他能感受到你的气息,不需要时时在他面前晃,但是只要他想看见你听见你,你随时可以出现在他面前。无论是住校生还是走读生,每周末的接送很重要,条件允许的时候尽可能接送,能夫妻同行的最好,因为家和学校的这段路程,是亲子沟通的最佳机会,周六放学孩子结束一周的紧张学习走出校门,是最有倾诉欲的时间段,这时候他愿意和父母交流自己一周的喜怒哀乐,此时家长可以多倾听,周日返校孩子即将迎来新一周的学习,这时家长的鼓励是最能深入孩子心灵的,切记尽可能不要和孩子发生言语冲突,多鼓励,一句“加油宝贝”胜过千言万语,一个简单的拥抱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动力,所以这两个时间段家长可以充分利用。
(2)物质陪伴。进入高三,学习任务紧压力大,大脑高速运转,家长要注意孩子营养的供给,周末回到家里,多给孩子补充营养,平时除了生活费,还可以适当给孩子备些干粮,牛奶、水果、应急食物(如核桃仁、全麦面包、压缩饼干等),当然还有一些高三常备的物品,比如提神醒脑的薄荷糖、风油精,这些细节可以方便孩子专心学习,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贴心。
2、注重仪式
仪式感是家庭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家人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孩子进入高三,可以选择一些节点给孩子仪式,通过这些仪式来助力孩子顺利度过高考年,比如孩子的18岁生日、每一次大型考试之后、距离高考还有整数天的时候、孩子报考事项顺利完成、一家人一起迎接2020年高考年、甚至,每个月的月末,都可以举行一个小小的庆祝仪式。孩子如果走读,每天的午餐尽量陪孩子一起吃,这也是一种仪式,吃饭的过程可以闲聊几句,不是真的闲聊,可以有准备的和孩子聊一聊开心的事情,让孩子的午餐时间是愉悦的。如果是住校,在保证周末物质供给的同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间来给孩子送些吃的(有的孩子嘴上说不用麻烦,实际上心里还是很希望),送餐不是主要目的,精神鼓励才是关键。
我家的仪式主要有:每个周末亲子合照。每周三固定送餐。我家离孩子学校有40公里,开车需要45分钟,但是只要没有特殊事情,我周三都会精心给孩子做爱心餐,然后开车送去学校,这看起来花时间,但是我想让孩子明白:在通往高考的路上,爸爸妈妈和你在一起。前几天我跟孩子谈及我要和12班家长分享如何成为一个贴心的家长,孩子马上说:每周送餐就很贴心!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感觉每周三送餐可以很好地补充能量,既有物质能量,又有精神能量。的确,尽管我的厨艺可能还不及孩子学校食堂师傅们的厨艺,但孩子能感受到我们家长对他满满的爱。
3、营造氛围
(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因为高考的压力,高三孩子的家庭应该是和谐的,《小欢喜》中宋倩和乔卫东为了乔英子的高考假装和好假装恩爱,虽然是影视作品,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夫妻共同孕育了孩子,在孩子人生的关键节点上,夫妻同心是很有必要的,所以高三这一年,家里尽可能避免战争,即使有什么矛盾,也尽可能回避孩子,当孩子回家,爸爸妈妈即使不能表现得多么恩爱,也要尽可能是互相尊重、和平共处,特别是爸爸,一定要尊重关心妈妈,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都会更关心妈妈,因为他们渐渐意识到女性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而且在他们的高三之旅中,一般情况下都是妈妈对他们更细心体贴,所以他们这一年对妈妈的感恩会更多一些,爸爸如果对妈妈不好,孩子会替妈妈打抱不平,也会对妈妈牵挂担忧,这很显然是不利于孩子专心备考的。
(2)营造向上的家庭氛围:家长和孩子共同迎战高考,孩子要提升学习成绩,家长也要有一个提升自我的行动,比如工作成绩、生活技能、身体素质等,家里如果还有其他孩子,也可以一起加入。比如我和孩子约定,高三他努力学习争取进步,我除了做好高三教学,要努力锻炼争取减肥,目前我们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顺便说一下,这一年尽可能不要在家里举行盛大的聚会或带孩子参加盛大的聚会,因为聚会少不了吃喝玩乐这些最安逸的方式,容易影响孩子的正常作息规律。可以小范围的有选择的聚会,比如聚会的参与者家里有孩子的同龄人,或有孩子崇拜敬佩的哥哥姐姐或叔叔阿姨,这种聚会可以给孩子正能量。
(3)注意适度的放松:高三压力山大,家庭是孩子相对轻松的环境,家长尽量不要给孩子施压,但也要注意不能过度放松,选择适度的减压方式,运动是最简单的方式,提醒一下,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运动,比如跑步、快走、登山等。看电影、看新闻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但记住时间不要太长,电影最好2小时之内,看新闻30分钟左右,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聊感想。
总之,高三是一场硬仗,最辛苦的是孩子,家长能做的微乎其微,但这些微乎其微的做法却能带给孩子物质和精神的慰藉,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关键时期,高三一过,孩子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他们都不会再像现在这样依赖我们了,所以,作为家长,让我们珍惜这宝贵的亲子时光,尽我们所能陪伴孩子,支持孩子,助力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