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的公司一个半月了,聊聊自己的感受。
这是一家很小的创业公司,目前在做一个主打视频和音频的线上课程分享平台。当初得知面试通过,还是有些小欢喜,因为自己是各种知识付费产品的老用户,对“得到”更是喜爱有加,几乎每周二都会收看他们的例会直播,对这样的公司很向往。不过这辈子恐怕难以有机会进入罗辑思维这样的公司,现在有了这样一个的机会,勉强算是工作在同一领域,还是蛮开心的。
虽说做的工作比较基础,但自己还是比较用心的,因为自己本身对这个行业还算熟悉,再加上每周一次的得到例会“洗脑”,工作起来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很多时候能自己发现一些活,没人要求也会去做。
工作氛围算是很轻松,大部分同事都90后,因为办公室不大,做开发的同事沟通交流很多时候靠喊,同事关系很融洽。之前在网上听了、看了那么多互联网、产品方面的专业术语,现在终于真实的身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中,还是有些感慨的。
前面几星期算是适应期,沉迷于自己的工作范畴。之后慢慢的对公司和同事都有了更深的了解。稳定之后会开始考虑公司的未来和自己的发展。
先说公司。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对互联网行业有什么误解,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整个公司从上到下,自己可能是最具备“互联网基因”的人。从产品开发,到公司的整个管理运作模式,仿佛都是按照传统方式来干的。
首先产品开发完全按照老板的意思来做,老板要什么功能就上什么功能,产品经理基本就是在执行老板的意思。不是按照我所认为的用户反馈来做。一个产品还没上线,不做什么测试调研就弄得功能繁多极其复杂,说好的MVP,说好的敏捷开发呢...问题是最核心的几个功能还不好使,要么还没完成,要么BUG不断。有同事告诉我老板是传统行业挣了钱出来创业的,我觉得很牛,但老板有一次问我支付宝转账按钮在哪,我就有点晕了...这真的适合来做产品,开发APP吗?
不过我还是有点体谅老板的,现在这个产品做了几个月了还一直没有盈利,做那么多功能可能是为了拉投资有东西可讲。但如果我是投资人,我一定不会投。也从侧面认为从新认识了一个道理:不懂的坚决不投。
我们最主要的功能是为老师提供一个发布课程的平台,但老师大部分是老板通过传统的方式,一个个“结识”后拉来的,老师从和平台达成合作到课程发布的一整个过程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很多步骤的步骤,中间竟然有签纸质合同的环节,还要通过邮寄...
上面还只是术”的层面。
从“道”的层面来看,在知识付费这个领域,现在市面上有那么多成熟的产品,我不知道别人有什么理由会选这样一个平台。在我看来了,我们所做的产品毫无机会。如果有一天我要走了,让我给公司留下一句话,我一定会建议老板就地解散团队,及时止损。
所以我现在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我所在的公司大概率在这个产品上挣不到钱,而且说不准就真的解散了。一场注定要输的仗,我作为一个小兵,要不要打?打的话要怎么打?这都是我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来到这家公司,算是一下子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两个执念,一个是进入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一个是进入知识付费行业,现在算是都经历过了。这次以后,我可能不会再执着于这个方向。不知道公司接下来的命运如何,但只要我还在岗位上,仍然会用心工作,不要忘记自己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是把工作当作创业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