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的闲隙时间,找到一件适合自己的事——看书。也是因为换了工作岗位,从原来每天的忙忙碌碌突然变得清净悠闲,也少了那么一点存在感和归属感,那就找个喜欢的事情充实一下自己,看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
看书,不一定追求名家名著,不一定追逐时髦流行,不一定要求深读牢记,在我看来看书不过是打发空闲时间的一种方式,比起游戏、逛街、吃喝是不是更值当一点,当然,街我照逛、饭我照吃、手机我照玩
最近还爱逛书店,进去之后有种老鼠跌进米缸的赶脚,转转翻翻挑挑,很是心动。以前也会时不时买书,但是都没有坚持看,或许就在刚买回来时随意翻一下,之后便束之高阁等着积灰尘。为了摆放这些精美的书籍,还特地淘宝买了一个五层书架放在客厅,便于随手翻阅,可惜至今都没摆满五层。
感性的人,对道德伦理、政治社科、经济军事等类型的书一点不感冒,偏是对散文、小说、传记、旅行以及一些文学畅销书颇有兴趣,在买书时,也会因为书的封面好看,名字好听而毫不犹豫买下,随心随性让自己舒服就好。《好物集》和《好食集》就是前几周带着孩子住在无锡花间堂,在里面一间小小的书店里发现的,被其精美的外表吸引,毫不犹豫买下。汪曾祺的散文集买了几本,觉得很接地气,他的文笔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我比较喜欢这个味儿。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集,以“情”为核心,亲情、师情、友情、乡情、物情......特有的醇厚与细腻,在所有的“情”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看过两遍,大学里第一次看,毕业后又重新买了再读,《人生》最近才刚看,他对黄土地的热爱以及小说里主人公的坚毅品格令人敬佩,我深信他的作品有更深层的意义,农村与城市、爱情与道德等,这些都饱含在作品里,也许我无法探究,我就简单地享受感官的刺激。周国平的书误打误撞买了两本,却发现自己没有能力和耐心看下去,对人生有着太多的思考......其他一些有关旅行的、美食的、人文情怀的我都不拒绝。
也许因为最近发生的事太多,有些不愿面对,看书正是最好的方法,尽管有逃避之意。在等孩子上兴趣班时,带杯咖啡坐到书屋的一角,书架上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一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白天上班闲来无事时,拿出一本,看个把小时也不为过;晚上睡前,随便找一本翻翻,或许还能帮助入睡......在书里能体会主人公的爱恨交织、体会作者的闲情逸致、随性洒脱,这样就会把自己暂时带离现实,放空一切,从不开心、不痛快中逃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