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下班的路上,听了几集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作为一个情商为负数的人,一方面亟待提升自己的情商水平,一方面其实并不相信这样的“情商课”能够对情商有所提升。毕竟情商不如智商,不是靠书本知识习得的,而是靠生活经历去改变的,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人不可能做到圆滑周到。或者说情商是从小养成的待人接物,语言沟通的技巧,一个成年人,很难在短时间内使得自己的情商大幅度提高。但不管怎样,听一听百家之言,总归是百利而无一害。
在看《奇葩说》的时候,我才第一次认识到蔡康永,这位来自台湾的高情商才子。人们都说蔡康永情商高,说话圆滑,能照顾到周围的人的情绪,也能够巧妙地化解尴尬。可我分明在《奇葩说》的舞台上,看到他利用自己的话术去拉票涨分,大打煽情牌,并没有显得格外从容不迫、睿智精明。但是,也许正因为我对蔡康永先入为主的高情商知识分子的印象,才能在节目中看到一位带有瑕疵的主持人。
瑕疵很重要。倘若一个人表现得太完美,那他表演的成分就太高了。
话说回来,既然蔡康永作为高情商才子,曾经出版过这么多书籍,他的情商课我必须得去学习学习。
第一节课讲的是了解自己的情绪。
看一部非常令人感动电影的时候,也许你会哭;在被冤枉、被污蔑却无法申诉的时候,也许你会哭;在格外着急、心急火燎的时候,也许你会哭。
在别人看来,这个女孩子怎么这么爱哭啊,内心一定非常脆弱,一定是个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真的吗?你自己又是否懂得,自己为什么会哭?每一滴眼泪都值得被理解。
当你在电影院看《亲爱的》,看得痛哭流涕的时候,你的内心是感动还是恐惧?感动的是什么,恐惧的又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最缺乏的又是什么?
倘若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内心,又何来的控制情绪呢。剖析自己的情绪,就是剖析自己的软肋,也只有知道自己的软肋所在,才能更好地武装起自己,避免自己的软肋一再被戳中,情绪一再地失控。
那么,如何去了解自己的情绪呢?
康永老师的建议是,设立一个“情绪日记本”。这个“情绪日记本”可以大至实体的一本日记本,用纸和笔一字一句地描述遇到重大事件时自己的情绪和感想,也可以仅仅是微信上自己发给自己的一条留言,记录自己遇到某件事情的心境。
久而久之,你会从日记本里发现自己对哪些事情比较在意,对哪些事情会产生更为激动的情绪,从而去剖析造成情绪波动的原因。”情绪笔记本“就起到了记录和分析的重要作用。
大部分人当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不再写日记了。感觉写日记是一种特别幼稚也特别浪费时间的事情,一般来说,日记写下来了,就不会再翻开重新阅读曾经天真愚昧的自己。
我自己就不爱写日记。总觉得我自己的愚昧和一时的情绪,自己心里知道就好了,没必要记录下来,反正喜怒哀乐过一会儿就会自然而然地平复。
可当心情平复了,所有的问题都抛诸脑后,当相同的问题再发生时,我的情绪也许更激烈。当第一次造成情绪波动之时,自己不去好好梳理自己的情绪,只当作是偶然发生的情绪突变,在第二次发生相同状况之时,我不仅没有吸取第一次情绪波动的教训,没分析清楚因由,第二次再叠加上懊恼和叠加的戾气,造成的伤害更大,情绪更加无法理清。而这个,就是被勒索的情绪。
蔡康永在前两节课讲的,正是《情绪勒索》中,被情绪勒索的解决方法,理清情绪,了解自己,缓解情绪,最终更好地处理情绪。
把突变的情绪记录下来,首要原因是我们的情绪都需要被理解、需要倾吐。无论是得到赞赏后的愉悦心情,还是被冤枉污蔑后的委屈的心情,它都需要被理解。我们不可能找到任何一个别人无条件地、随时随地地成为我们的情感垃圾桶,而更独立,更隐私地发泄情绪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不要担心日记写得太幼稚,太戾气,太不体面,这只是我们的私人日记,不需要任何一个外人去鉴赏。日记里我们可以恣意地发泄,得以地涂画,伤痛地发问,只要别忘了,当情绪发泄完后,把所有的情绪好好整理,仔细剖析。
记录情绪,第二个原因,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需求。哪些感情会成为我们的软肋;哪些玩笑别人不能对自己随便乱开;哪些电影会触发内心的不安;哪些不该说出口的话,不经思索地就脱口而出;还有哪些错误已经一犯又犯,不能再犯。
只有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来源,才不会被情绪勒索,也为”高情商“奠定了最初级的基础。
对我自己而言,我更倾向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在每一个时事热点被挖掘之时,吐槽和反思的声音总会不绝于耳,爆款公众号都忙于攻击当事人,举一反三地证明和反思同等事件发生所引起的社会性的悲哀。
这个社会存在着各种病,每一种病都足以杀死一部分人。
然而,难道不正是因为社会存在着各种病,我们才应该更努力地学会治愈自己吗?当我们忙于用手中的键盘攻击别人,不加思索地在网络发泄自己情绪的时候,我们是否了解,自己的生活里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造成这种对陌生人无以复加的戾气?
掌控自己的情绪,才能够成为情绪的主人。不因为别人的煽动而激愤于心,学会分析、学会盘旋,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