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君艺术简介
周华君:著名中国画家,出生于四川眉山;曾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一届“中国画名家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传统园林传统建筑学会会员;博物馆学高级研究馆员;历任三苏博物馆馆长;苏东坡画院院长。
曾多年旅居法国参与中法文化交流并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参加年度《巴黎艺术首都》国际大展;法兰西独立艺术家沙龙会员。
历任:
法国巴黎文化艺术研究创作中心研究员、客座教授;法中艺术家创作交流协会名誉主席。
其代表作曾获:
“中国画学术精诚奖”-1995年;
“中国画三百家”铜奖-1997年;
“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铜奖-1998年;
“爱我中华美术大展” 银奖-1999年;等海内外多项专业奖项。
在中国美术馆、香港、台湾、日本、法国巴黎、里昂、德国科恩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二十余次;
入选日本“当代中国巨匠绘画展”-1992年;
入选“中华世纪之光中国画提名展”-1999年;
入选“正当代最具影响力百名画家”-2006年;
入选“当代最具学术价值、最具升值潜力百名画家”-2007年;
其代表作品数十次参加国内外重大画展;
策划并主持“第九届全国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1995年)。
参与:
中央电视台、四川卫视、湖南卫视、山东卫视,等电视台曾拍多部电视专题片;
中国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发行电影纪录片“画家周华君”(1991年);
《美术》、《中国书画》、《江苏画刊》、《中国画》、《国画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四川日报》、《香港文汇报》、《欧洲时报》、《欧洲日报》《世界报》、《巴黎纳依期刊》……等百余种国内外报刊及媒体专题评介和报道;
其艺术成就入编十余种艺术家辞典和世界艺术名人录;
出版个人作品专集四十余种。
数十件佳作从1994年开始在:深圳动产拍卖行、艺术品拍卖行、北京保利、北京嘉德 、北京瀚海 、北京华辰 、北京太平洋、 上海东方等拍卖行拍卖;许多佳作被中国美术馆等海内外收藏机构、收藏家、以及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独立金秋阅尽秋色》(50cmX50cm)2016年-周华君作.《“论周华君绘画艺术” 报刊文摘》
概论周华君艺术:
周华君学识广博且谦虚宽容,他有丰富的阅历和艺术修养,他的作品风格独创,变化丰富,泼墨大写意与现代感融合得非常完美。从传统的功夫入手而不拘泥於传统形色,从民族文化的情调出发而不局限于民族文化的故有形态,他善于用復色与中间色,亦善于将某些西方现代技法与观念不露斧鑒痕地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他更立足于中国人那种诗情画意般的感受与随和开朗的精神,因此,他的作品明快洒脱,有气势、蓄情趣、富灵气、出新意、大胆泼辣而又具有飘逸之风,不论山水、花鸟、人物。潇洒自如仿佛信手拈来。在他的作品中,传统味、现代感似乎是和谐地熔为一炉。他对艺术倾注了满腔热情,他的作品不但在国内获得最广泛的好评,并且在东南亚与欧美获得了较高的赞誉,他在法国等地举行的个人画展得到了西方行家们的极高评价,被赞为东方文化与现代艺术高度统一的曲范之一。
———陈绶祥:著名美术理论家,教授,画家;艺术研究院美研所副所长。
《寻访玉洁温柔》纸本水墨-2010年作(136cmX68cm).华君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感情,自己的追求。我个人认为二十年来他找到了荷花这种题材,其作品的绘画语言是前无古人的。他的绘画,每件作品都不被法拘,不为形囿,抑扬跌宕,恣肆淋漓。但又画得凝重沉厚,蕴藉华滋,做到了雄奇,简括,举凡传统写意画所强调的以情驱笔,气力相合,以简驭繁,得意象外等审美理想,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在周华君的作品中看到这每一色块每一笔触,每一幅画的构成,包括他的题款,都是灿烂晶莹的,我相信这样的画才能留在历史上。
——— 杜哲森:(著名美术理论家,评论家,教授,画家)
曾在中国四川苏东坡博物馆任职馆长多年的周华君,在他的国家和他曾办过画展的日本、西德、新加坡和法国深受赞誉。凭着艺术家的本能和通灵之心,在二十年间,他创造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周华君是一位虔诚而纯粹的画家,他向往西方艺术发源地的法兰西,但并不隐瞒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爱慕。
他多思善悟,其笔下之荷花散发迷人之清香,与梵高之向日葵实属异曲同工。
———F·LAVRENE(著名艺术评论家)原载法国巴黎《纳依期刊》
《柳江暮色》(98cmX98cm)1988年.“艰苦丰富的经历造就了华君性格中的东坡式的诗人气质,仁厚、悲天悯人及心灵触角的异常敏锐。华君常常赞叹苏子虽经重重磨难而仍能保持清新明丽的心静。而在现实中,华君自觉地以这种心态去体验人生,感受大千世界,凝炼了最具鲜明特色的作品。无怪乎不少艺术评论家称周华君“得苏子精华” 。
——摘自《世界日报》
“傅古意趣,亦有新意境,是活泼灵敏的创造心灵流露出的跳动的笔墨。”
————法国·熊秉明:雕塑家,艺术评论家
看华君的画,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灵逸之气扑面而来,似清音袅袅升腾,突破了光与色的介质,将你引入一个超然物外,化解了一切尘世忧烦、规矩章法的纯情世界。
————《国际商报》
读华君的画,一股飘逸“俊发”之气息扑面而来。华君笔端的山水、人物、花 、鸟兽无不生气流行。传统的泼墨技法与现代感的和谐使华君的画作给人留下至深的印象。诚如一位法国评论家所言:“周华君先生的作品跨越了东西方象征之届限。
————原载法国《欧洲时报》
周华君今年六月应邀访法,已分别在里昂、巴黎举办了两次画展,由于他的作品赋予灵气、富现代感和内涵,虽以中国传统水墨技巧画山水、风景、花鸟,西方人都能体验到美感,因此华君在此间被誉为“杰出的文化使者”。
————摘自《华声报》
独特风貌的创造实际上只属于少数艺术家,华君的艺术因为执著于重建水墨符号的空间,集传统、现代意识于一体的独创性,给人们带来新鲜的审美感受,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传统绘画注入了新的生机,从而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绘画死气沉沉的面貌,从千人一面、似曾相识的陈旧模式中冲决出来,以它的成熟思考为中国传统绘画史增添了富有积极意义的、光彩夺目的一页。为更多的人们所关注──因为它具备了伟大时代的人类文化意义。
———— 徐恩存:著名艺术评论家
《清净界花新放》纸本彩墨(136cmX68cm)2010年作.二十年前开始认识华君的艺术,并有机会领会来自远东的唯一超越了所谓的 « 传统主义 » 的绘画作品。 华君发现了自我并创造的是自我的一种 « 画体 » 正好和中国绘画本质的独特性吻合。周华君 的 « 画体 » 中的设计灵魂是一个拥有自身生态循环体 的无限可能的孵化器。他在其作品中,把色彩,笔墨,构图等绘画的诸多审美元素,在绝无止境形式的结构过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周华君的艺术语言的独创性是他作品的艺术价值的充分体现,他的作品的独特魅力必然为越来越成熟的观众广泛欣赏和喜爱。
————Hugues Joscaud(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
周华君才华横益,他的画元气淋漓,泼彩淡墨很痛快,都希望周华君还是画这种豪放的泼墨泼彩的作品,也能看到一些苍老拙厚的一些内涵,画面的提款和画面的结合浑然一体,画面感觉有五墨六彩之缤纷灿烂。
————刘曦林:著名美术评论家
看周华君的画,和华君这个人一样感染力很强,在画上能看到他的一种人生观,华君能把握一种很淡的东西,把自己融化到画面上去,我觉得就很难,在融进去的过程当中又把自己的优势再发挥出来那就更难了,但他做到了。
————申少君:著名画家,理论家
《细雨柳烟》2006华君的花鸟画得力于传统,更得力于他对传统的顿悟。因为崇拜汉代艺术,华君曾经四次去陕西霍去病墓。研摹那一大群震撼人心的雕刻珍品,他从那纵贯古今的传统的生命上,找到了自己的生命坐标,他用自己的作品实现了时代审美理想的物化态。他反复研究八大山人的作品,力求探得朱耷具万象于真情的底蕴。他的笔致,得力于虚谷,在飘逸和清新的基调上又有自己的作品的形式和内涵,倾注了“现代感”的满腔热情。华君的花鸟画的笔墨、造型、意趣已经进入了一种高格调的境界。他用笔简洁苍朴,姿意纵横;他的造型变化有度,奇而不诞,于是其画韵有如清风明月,感之怡然,漾之在胸,令人陶醉,如《江山揽胜》、《艳阳秋色》、《春江水暖》、以及《秋荷》等无不是现实生活的衍化和诗化,画家从生活中提炼出了美,又将这美去唤起人们对美的生活追求。这就是周华君绘画艺术美的价值之所在。
————钱来忠:著名书画家,原四川省美协主席。
《风荷》136cmX68cm作于2010.《关于艺术的独白——周华君》
我生于苏东坡故里眉山,常感“有幸生于斯”。
曾经有过快乐童年,然而父亲用心良苦,未及总角,便令我倍尝生活的艰辛,陈绶祥先生在一篇序中有如实记叙:“五岁习川剧,六岁学武功,演少年英雄,艺名遍及乡里。然天铸英才,必使其难,二十余年内,世事浮沉,历尽沧桑。搞体操,事农桑,提篮小卖,自立于人事之间,铸体魄、炼肝胆······锻心胸、融情怀。化天地之大气,默识于心,亦画之形、亦文之理……”。
皇天有情,不期让我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遂爱之弥深,不知不觉便把书画当作了今生的“生涯”。
我对于艺术,可谓半途出家以讨“生活”,“生活”是自己的,幸福是大众的,若不能在内心营造“世界”渡越艺术生涯,如何向大众忠耿以奉?艺术不可以占为己有而终归于大众,通过艺术我愿寄托“不是疏雨不寻访,天涯何处无芬芳” ,所幸相知往往是不期而遇。
青春性情(釉下五彩青花-2015).我未投拜名门大师,乃求“大自在”,对于艺术创作而言,生活亦并非一个慷慨的施主,它把艺术的精华深深隐藏在美丽的诱惑之后,只有那些超越各种诱惑的探索者才有可能得到。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不论是人物,花鸟,还是山水——我执意追求:潇洒自如而率真的个性化技巧;清雅斑斓而幻化的色彩;极尽大写意之能事的水墨……意在表达出浓郁的某种抒情情调,让观众不用思索就能感悟到这是创作者对大自然和人生强烈的爱而发出的放歌或吟唱!
我认为归根结蒂艺术源于生活。而创造思维的产生正是对生活有了深刻的体验。因而作为艺术家如果没有热烈的真挚情怀就永不能真正进入创作阶段。那些拼射火花激动人心的图画,只能出于那些具有九死不悔意志的艺术家之生花妙笔,因为他们敢于倾注毕生的劳作,坚定地探寻完全属于个性化的,原创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
我坚信任何民族的优秀艺术都是属于人类的,人们对艺术的迷恋其源盖出于对生命的渴望,一如人们在欣赏某些伟大的无标题音乐时的痴醉和迷狂!
我对生活总是那么认真和诚信,喜欢朴拙的自然景观,有胆量寻觅被人们忽视被遗忘的“美”的角落。常常独自在农村的野山瀑布、木桥石溪或原始森林中倘佯。
我有时如此热恋孤独,孤独时我的世界这么静!静得让我听得见天籁语丝……甚至以为自已仿佛能辨识大自然呼吸的节奏所传导出来的乐音,这奇妙的旋律能震动我心灵令我情不自禁地亦歌亦舞。
今日画坛不能说是五花八门,也算热闹纷纷,显然我和许多朋友都曾有过困惑和迷惘,我的努力是追求清醒的“生活” 。我不愿做职业画家,其意在躲开“只缘身在此山中” 。业余读杂书,不止千百,包容雅与俗;觅蹊径,何止万里,涉足海内外;偶尔为文为诗,情急了,倾刻千数文,一吐衷肠为快,画杂画,不论山水、花鸟、人物、常感情用事;我认为画画宛如写情书只捡动心的词,历历成文在心,任凭“真情流淌”。我想:人到中年这样“有情有爱”的过日子,不亦蛮好?!
我生性自由散漫,常常经不着微笑的招唤……因而我坚持相信米罗关于绘画的理念,他说:“我认为一幅画应象一束火花。必须象一位绝代佳人那样容光焕发,或者象一首绝妙的诗歌那样光芒四射”。也因此,我始终崇拜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的自由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
绘画对于我,是艺术,是生活,也更是理想!
生命不息!理想不止,虽身居三苏故里,然心驰环宇八荒,日有所思,夜与坡翁神游,悠悠数十载功德召唤,没齿难以忘怀,惟铭刻在心的是:“道德文章千古事,不染红尘”。
读心-《任怨》98cmX68cm作于2013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