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学习课标体会4:未来人才的样态,推动了评——学——教

学习课标体会4:未来人才的样态,推动了评——学——教

作者: 花开的时间 | 来源:发表于2022-07-16 12:42 被阅读0次
    心心念念的学校荔枝

    今天是教研员潘婷婷老师主讲。同样先解读课标,只是她的解读更加细致入微。我想这应该是源于她对学情的了解。最后一段,结合案例讲评价,是大多数人感兴趣的,讨论也最热烈,差点打破了这两天来纯讲授式的学习!基于未来人才样态的评价改革,是最近这一切活动的源头。

    在听这一部分时,我们再一次复习了“核心素养”这个词。核心素养从提出来到现在,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听这个部分内容时,我的思维开始天马行空。我理解到即使是数学家或课标修订的数学研究者,他们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对数学教学教育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的研究和思考过程。这其实也反映了研究者对国际国内环境甚至人类在这个宇宙间扮演的的角色的理解逐步深入。人从哪里来?来做什么?我们最终要到哪里去?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在逐渐演变的时候,作为数学学科的学习,能为人的发展提供什么样的营养?我觉得课标正是在尝试着回答这些问题。

    2016年首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个词,其基本表达为“三会”。即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这三句话是全学段核心素养表达中用字最多的。它高度抽象和凝炼了作为一个人的核心能力。首先有眼光,其次有思维,最后有表达。如果一个人能具有这样的素养,那么还有何愁?

    2016年课标讲学科育人,但2022年讲课程育人。只词之差,已失之千里。

    我喜欢她的表述,不干瘪,能看见人在其中。她说自己喜欢热爱生活的人,那些看过了世界,然后再来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未来人的那些人。这个暑假,我一直心心念念的西藏之行,看能否成功。这么多年来,我都没有给自己放过假,祖国河山那么多,看过一些山,也看过一些水,最想看的,是山水之外的禅意和佛缘。我常想,如果有可能,每天晨钟暮鼓,悠禅古寺,那样的人生画卷,是不是我暮年的风景?《冈仁波齐》里,挺着大肚子一路磕长头的少妇,带给我的震撼,远胜过生活恩赐的坎坷给予我的体悟。

    诶诶!扯远了。潘老师讲到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她在举了几个例子以后,提到了三年级现象。下学期我们就是三年级了,教材安排的内容和思维难度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三年级教学,也是在考验我们之前的教学活动是否充分地激发了孩子的数学思维,报持着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我相信我们能够顺利跨过。

    思维是看不见的,那么如何通过考查让思维可视化,有一种方法是可以从题目的设置上让孩子呈现出来。比如:

    通过画图呈现思维

    孩子要准确画出上面的图,必须得思考怎么画图才能达到提出的要求。就是画图之前,应该有一系列分析的思维活动,最后才能正确的表征。

    关于数学表达。北大韦神的黑板充分说明了一切,数学表达的尽头没有文字,全是符号。我这辈子应该是看不懂了。但是我在想,我们从一年级开始教学生数数,教加减法,后来教方程,那么,我们在面对数不完的数,做不完的加减法,解不完的方程的时候,在面对数学世界种种不确定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思考到符号呢?其实不是学生想不到,是我们身为人师,自己很多时候意识也不到啊! 又回到了教育改革要取得成效,必须首先解决人的问题。所以我举双手赞同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去教小学。因为他们见过世界。

    又谈到评价改革,婷婷老师结合案例进行了解读。题目除了考查知识本身,其包裹在知识外面的复杂的现实情境、数学情境、故事情景,还有各种表征信息的方式(文字的、图表的、图形的、数据的),这些都是造成解决问题困难的原因。看过很多国际数学比赛或测试的题目,无一例外都很注重情境创设。真的早就该这样了,现实生活中哪有纯粹的数学,不都是需要在生活的乱草丛中去扒拉扒拉出与数学有关的吗?无论是数、是数量关系,还是图形,无一不是!

    购物小票中的数学 参观博物馆票价中的数学

    如果,我们的学生,走在生活中,能发现这些数学,那么,何愁?

    今天上午的学习,因为一个有趣的灵魂,荡起思维涟漪!

    行文即将结束时,发现用过午餐的几位,在玩扑克游戏,真正是一群热爱生活的可爱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课标体会4:未来人才的样态,推动了评——学——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dhirtx.html